國際在線貴州消息(記者 楊展淩):4月2日,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2025年早春農特品牌暨櫻桃旅遊節活動”在貴州貴陽舉行。會上,水城區以“水城早春領鮮一步”為主題,圍繞發揮“氣候、物種、農旅、服務”四個方面優勢,就早春農特品牌進行推介。
活動現場 攝影 陳玉
氣候賦能 “搶鮮”佈局
六盤水市水城區地處北緯26度至27度,屬於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在雲貴準靜止鋒的交匯與典型喀斯特地貌的相互融合下,海拔落差大、晝夜溫差大,物候期比國內其他産區要早20天至30天,立體農業生産特徵突出。由此,水城區佈局了早春茶、早春果及早春菜——早春領鮮産業“三部曲”。
水城春茶作為中國“早春茶”的代表,每年1月(農曆元月)就率先實現採摘上市,享受春天的饋贈。水城區發揮“早”優勢、做足“茶”文章,打造了北盤江河谷早春茶産業帶。
時下,具有北緯26度“早春第一果”美譽的發耳瑪瑙紅櫻桃即將開採,“搶鮮”上市。作為水城區“早春果”的標誌性産品,發耳櫻桃果實晶瑩剔透,入口汁水四溢,市場銷量不俗。
發耳瑪瑙紅櫻桃 供圖 水城區委宣傳部
水城“早春菜”以豐富的品種、鮮嫩的口感和富含營養成分,深受消費者喜愛。當季,水城區境內——烏蒙山腹地的香椿、蕨菜、竹筍、刺老包、水芹菜等野生菜已悄然遍佈山頭,令食客沉醉於春日山水間。
物種豐富 品牌突圍
水城區生態類型多樣、農業資源豐富,是國家首批現代農業産業園、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優勢突出,享有“中國野生獼猴桃之鄉、中國野生山桐子之鄉、全國古茶樹之鄉、中國野生刺梨之鄉”等美譽。
活動現場展示的水城早春農特産品 供圖 水城區委宣傳部
近年來,水城區立足於豐富的物産資源優勢,通過科技賦能、産業鏈延伸、文旅融合和政策創新等途徑,構建“生態+産業+品牌”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擦亮獼猴桃、刺梨、茶葉“涼都三寶”和羊湯鍋、雞火鍋和烙鍋“水城三鍋”品牌,發展高山冷涼反季節蔬菜、食用菌,以及烏洋芋、紅薯、高粱、紅米等特色雜糧,推動農特産品走向廣闊市場,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農旅融合 産業共興
依託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水城區形成了“四季皆美景全域均可遊”的旅遊産業格局,唱響農文旅融合“四季歌”。
春天,遊客可到“水城春”萬畝茶園體驗採茶制茶樂趣,或前往營盤鄉觀桃花、發耳鎮賞櫻花,在爛漫春色中盡享田園之美;夏季,19°C的水城釋放360℃的激情,北盤江野釣、跳通河漂流、野玉海火把節“狂歡”,消暑文化項目精彩紛呈;秋季,獼猴桃、蜂糖李、刺梨進入成熟期,體驗採摘樂趣之餘,遊客還可品嘗農家菜、住民宿,感受鄉野樂趣;冬季,遊客可以到玉舍雪山滑雪、百車河溫泉泡湯,體驗冰火兩重天的快感,到花戛天門追尋一回古樸神秘,陡箐猴兒關看一場水城畫展,感悟民俗文化獨特魅力……春賞花、夏納涼、秋覽景、冬沐雪,無論何時來到水城,總能邂逅獨特風光與別樣風情。
服務優化 合作共贏
水城區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和營商環境,如今,高速公路、鐵路、機場構建起立體交通網絡,冷鏈物流體系完善,農産品可快速配送至全國市場。同時,依託煤電鋁錳材石一體化發展戰略,水城區構建了現代化工業體系,為農産品就地精深加工提供有力支撐。
下一步,水城區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服務和效率高於周邊、成本和負擔低於周邊”為目標,推動“康養水城·水到渠成”服務品牌建設,讓投資者享受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推動農業品牌化、市場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