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春耕生産的繁忙時節,也是中藥材南板藍根育苗的關鍵期,走進貴州省黔南州荔波縣茂蘭鎮瑤埃村中藥材基地,務工群眾忙著在林間起壟整地、架遮陰網,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村民正在種植南板藍根
南板藍根耐旱耐寒,是傳統的名貴中草藥材,其根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退熱等功效,在中醫藥領域應用廣泛,還能加工成天然植物染料藍靛,市場前景廣闊。正所謂“身上全是寶”,作為多年生中藥材,它成本低、産量高、效益好,具有“當年種、當年收”的優勢,是一項名副其實的“短平快”中藥材産業。
荔波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豐富的林木資源等優勢賦予了南板藍根優良品質,當地積極引進南板藍根試點種植,探索培育倣野生中草藥種植模式,採取林下生態系統原生環境推廣種植,實現近期得利、遠期得林的“雙贏”目標,不斷發展特色中藥材為群眾增收致富開闢一條“新賽道”。
南板藍根幼苗
為了推動林下經濟提速發展,推進産業綠色升級,2024年,貴州省首家南板藍根産業研究院在荔波成立,搭建起産學研交流平臺,依託荔波縣南板藍根産業研究院的專業科研團隊,在種質資源創新利用、産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為全州南板藍根産業發展注入了技術研發、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研究院自成立以來,聯合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定期開展林下南板藍根生長及內含物質科學監測,掌握第一手科學數據。同時,建立種苗圃和採穗圃,培育優良種質並篩選優勢種苗。
種苗繁育和基地種植只是産業發展的第一步,為提升中藥材附加值,黔南串聯推進種苗繁育、基地種植、初加工、産品生産等環節,打造完整的中藥材産業鏈,荔波縣南板藍根産業研究院積極與農業企業合作,應用新型綠色高效生物轉化技術,解決傳統自然發酵技術的污染問題,研發生産高品質靛藍提取物、青黛和酚酸提取物等多元化産品,積極探索南板藍根在醫藥、印染、食品等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
近年來,黔南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林地和氣候資源把發展“林+藥”模式作為推動林下經濟高品質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依託荔波南板藍根産業研究院的技術創新,建立起“核心技術輸出+區域協同發展”的創新機制,複製推廣南板藍根育苗技術、林下豐産栽培技術、清潔加工技術等,實現了藥材變“藥財”,生態更“生財”。目前,全州林下南板藍根産業發展規模已達4萬餘畝,全省規模最大。(文/圖 劉茹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