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烏蒙山脈,萬畝高山杜鵑花染紅六盤水盤州市烏蒙大草原。隨著野生高原矮杜鵑花競相綻放,烏蒙大草原迎來年度“黃金增收季”,數百名馬伕在花海中穿梭引韁,憑藉規範運營的騎馬旅遊項目,實現花期內收入翻倍。
遊客在花海間騎馬。尚宇傑 攝
“遊客追著花開來,我們跟著遊客跑!”4月12日清晨,坪地鄉岔河村村民楊友昌牽著自家裝扮彩綢的駿馬走向烏蒙大草原馬場。這位常年靠種地、打零工維持生計的農民,如今加入盤州市六翔駿騰農旅專業合作社的馬隊,得空時都會到烏蒙大草原為遊客拉馬增加收入。
“今年,我從4月6日開始拉馬,人多的時候一天收入幾百元。”楊友昌告訴記者,進入花期後,烏蒙大草原遊客成倍增加,相較于非花期日均30元至50元不等的零散收入,自己拉馬的收入也翻了一番。
烏蒙大草原最高海拔2857米,是貴州省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草場,擁有10萬畝獨特的高原草場、4萬畝野生高原矮杜鵑林。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生長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矮杜鵑盛開,壯美絢麗,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打卡,而騎馬賞花,成了這裡最受歡迎的體驗項目之一。
盛花期的烏蒙大草原。尚宇傑 攝
盤州市六翔駿騰農旅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杜江勝直言,以前景區的騎馬項目並不規範,大多是當地村民自發組織的,存在管理混亂、破壞草原生態以及安全隱患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2023年,坪地鄉小樹林村、莫西裏村等6個村成立了盤州市六翔駿騰農旅專業合作社,負責運營烏蒙大草原的騎馬項目。
“成立合作社後,我們整合各村的馬匹,對草原上的6個馬場進行管理。”杜江勝説,統一管理徹底改變了昔日村民“蹲守搶客”的混亂局面,並通過劃分馬場路線等保護了草原生態,採取排隊接單的方式,確保400多名馬伕均享接單機會。
烏蒙大草原馬場。顧冰潔 攝
杜江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村民往年單打獨鬥時,旺季最多掙四五千元,現在合作社統一調度客源,扣除30%管理費用於購買保險、草場維護後,3個月旺季的收入穩穩過萬元,實現翻番。
為確保安全,合作社不僅為所有騎馬的遊客投保意外險,更建立崗前培訓制度。“溫順的馬才能進花海,我們會定期給馬體檢。”杜江勝説,馬伕們也會經過統一培訓。
烏蒙大草原遊客騎馬。尚宇傑 攝
夕陽西下,楊友昌牽著結束工作的馬匹走回家。他身後的草場上,晚霞與杜鵑花海交織成畫,又一波夜遊賞花的遊客正陸續抵達。“5月中旬花期結束後,還有避暑遊,到時候馬隊需求更大。”楊友昌眼裏閃著光,“跟著合作社好好幹,今年的收入有保障!”(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顧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