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晴隆:粵黔協作育匠才 組團幫扶結碩果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28 16:34:07

  千里攜手,山海同心育匠才。在粵黔協作的東風下,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以“組團式”幫扶為紐帶,借力廣東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惠州城市職業學院資源,破解職業教育“招生難、就業難”困局,探索出“職教集團化+校企雙元育人”新路徑。

  2024年8月,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惠州市社科聯兼職副主席鐘立明來到貴州省晴隆縣中等職業學校擔任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面對長期困擾中職學校的“招生難”困境,他提出“職教集團化”新思路,通過課程改革、校企協同、文化浸潤等多維度聯動,打造10門校級精品課程,為技能型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

  “計劃用2年到3年的時間,打造10門校級精品課。目前,已經做好了建精品課的規劃,也配套了相應的資金,在各專業組、學科組裏面也做了充分的動員和發動,老師們的熱情、積極性都很高。”鐘立明説。

  鐘立明整合東西部協作“組團式”幫扶資金700多萬元,新增茶藝與茶行銷、直播電商服務等專業,創建3個校內外實訓基地,探索創新“2+1”惠州·晴隆班辦學模式,持續深化校校合作、校社合作、校企合作,整合大亞灣區企業、惠州職業院校資源,打通實習就業通道,讓學生學有所用、用有所成,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水準和學生就業率,2024年晴隆縣中等職業學校就業率達96%。

  “依託粵黔東西部協作項目,我們對三年級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加大了工作推進力度。主要是利用大亞灣企業的資源,以及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校企合作企業方的資源,幫我們安排相關專業的學生實習和就業,比如説跟億緯鋰能公司、TCL集團、德賽集團等等這些上市公司就有相關的合作。這些合作,有利於提高學生實習和就業的品質。”鐘立明説。

  組團式幫扶的“傳幫帶”效應在教師隊伍中尤為凸顯。晴隆縣中等職業學校每個學期都安排數名教師到大亞灣跟崗學習,目前已有20多名教師在幫扶團隊指導下實現教學能力躍升。教師成長帶動教學革新,將創新教學理念融入課堂。

  “在跟崗學習過程中,我不斷豐富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學到了一些比較創新的教學方法,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把新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帶回來融入我們電子與技術專業的教學課堂當中,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教育理念。”晴隆縣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汪鳳説。

  近年來,晴隆縣正加快完善人才招引體系,以更強勁的磁力效應,吸引更多專業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事業。通過政策支持,讓幫扶幹部留得住、幹得好,帶動本土人才成長,為鄉村全面振興儲備生力軍。

  “晴隆縣以人才優先發展為理念,人才津貼、為人才辦綠卡,還有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定和管理崗位的職員等級晉陞等方面,有一些優惠的措施。”晴隆縣人社局副局長陳正倩説。

  山海有情,攜手共進。未來,隨著“組團式”幫扶工作的深入推進,以人才協同發展為支點,撬動教育提升、産業升級、民生改善的連鎖效應,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文 徐艷香 黃丙鳳)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