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錦繡貴州·她力量”——貴州省“錦繡計劃”地圖發佈活動在貴陽舉行。活動展示了“錦繡計劃”13年來的發展成果與社會影響,生動呈現了貴州婦女特色手工産業發展的蓬勃圖景。
貴州省“錦繡計劃”地圖發佈活動
據介紹,“錦繡計劃”自2013年啟動以來,依託政策支持與品牌培育等多維驅動,已覆蓋全省9個市(州),累計帶動近50萬婦女實現就業,探索出一條契合貴州實際、促進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的創新路徑。如今,貴州婦女特色手工産業正由傳統的零散作坊逐步邁向公司化、品牌化發展,既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助力,又展示了貴州獨特民族文化。
在活動現場,一場創意走秀生動演繹“錦繡地圖”,展現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之美,彰顯産業創新的澎湃活力。貴州各市(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以講述與對話的形式勾勒出全省刺繡、蠟染、竹編等傳統技藝的現代化産業版圖。
現場創意走秀
文旅、傳媒、設計及非遺傳承等領域的專家圍繞“非遺如何實現跨界出圈”展開圓桌對話,共同探討傳統工藝在現代語境下的創新表達與可持續發展路徑,為推動錦繡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借鑒。
圓桌對話
“曾經,我守著祖輩傳下的繡針,困在大山深處;如今,借助‘錦繡計劃’的東風,我們的産品已經遠銷海外!”來自黔東南州的苗族繡娘龍祿穎在展示苗繡作品時難掩激動之情。
青年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楊昌芹則展示了融合現代設計理念的竹編作品,她興奮地表示:“傳統與現代的碰撞讓非遺煥發新生,這張地圖將幫助更多年輕人找到文化傳承與創新融合的方向。”
此次錦繡地圖的發佈,不僅標示了全省九個市(州)的錦繡産業坐標,更通過“錦繡計劃+文旅”“錦繡計劃+民宿”等創新模式,貫通産業鏈上下游環節,推動錦繡計劃、文化旅遊與鄉村振興融合,為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她力量”。(記者 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