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陡”】山門大開“路兩條”:走出去與引進來
來源:天眼新聞  |  2025-05-26 11:21:43

  陡箐是一個矛盾的鄉鎮。

  山多地少,人多地少——4.8萬人口守著10.1萬畝耕地,“靠山吃山”被人均兩畝土地畫上貧瘠的注解;

  地形險峻,陡壁懸崖——因地形得名的“水城東大門”,在區域發展中面臨“邊緣化”的困境。

  要想富,先修路。對山裏人來説,路就是擺脫貧窮的金鑰匙。

【奮“陡”】山門大開“路兩條”:走出去與引進來_fororder_1

  1958年5月,水安公路通車,7月1日,貴昆鐵路正式交付運營;2015年1月6日,六六高速公路全線開通營運;2020年7月8日,六安高鐵開通運營……山門大開,開出了六安高鐵、六六高速、G356國道交通穿鎮而過的區位優勢,也將陡箐新的問題引入——

  路修好了,怎麼富?

  走出去:從“石縫刨食”到“以旅賦農”

  “快摘,今年來村裏收購的人更多了!”一個上午,龍小娥和丈夫已經摘了滿滿兩大筐櫻桃。

  阿倮村的鄉路上,相隔不遠的樹蔭下停放著不少小型貨車。臨近飯點,從威寧驅車前來的韓老闆車前,已經碼放起兩層鮮紅的櫻桃。

【奮“陡”】山門大開“路兩條”:走出去與引進來_fororder_2

  “一天能收1500斤,早上來中午回,下午櫻桃已經在威寧江南物流園吆喝出了好價。”

  這是韓老闆自駕前往阿倮收櫻桃的第三年,“同行口口相傳找到這裡,為了這口‘甜美’,開著車就來了。”

  阿倮村位於陡箐鎮下半鄉,依託海拔落差形成的“天然溫室”,村裏形成一條精品水果産業帶。

  種得好還得賣得好,水果成熟時節,路邊零售與外商收購已然不能滿足當地供大於求的市場。“我們嘗試以上半鄉的區位優勢帶動下半鄉的農業優勢,即‘一軸線四中心’。”

【奮“陡”】山門大開“路兩條”:走出去與引進來_fororder_3

  圍繞“十四五”,陡箐鎮提出“一軸線四中心”規劃,以旅遊産業化為龍頭,助推山地特色農業現代化,開啟新型城鎮化,服務新型工業化發展。

  陡箐鎮的農業版圖上,1500米以上,刺梨與中藥材在雲霧間生長;1500米以下,蜂糖李、脆桃、辣椒構成“甜蜜經濟帶”;

  陡箐鎮的旅遊之路裏,猴兒關組非遺工坊蠟染布隨風輕舞,“涼都瀑布漂流”讓遊客尖叫連連,雞火鍋引得人味蕾跳躍……

  交通區位優勢裏積累的“流量”,慢慢成為陡箐“農旅雙鏈”産生效益的“增量”。2024年,全鎮特色農業綜合産值突破0.8億元,全鎮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2億元——以“鏈式思維”打通産銷壁壘,陡箐“富起來”走出了第一步。

  引進來:“風光”點亮“陽光銀行”

  這幾年,陡箐鎮的路,變寬了。

  鄉道上,一白一黃交疊,新打出的黃色路道是陡箐邁步“富起來”第二步的關鍵。

【奮“陡”】山門大開“路兩條”:走出去與引進來_fororder_4

  “陡箐山多地少,我們的山現在成了寶。”隨著一輛輛卡車將風機葉片運往山頂,“靠山吃山”被光伏發電畫上了新的注解。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步步趕早,陡箐山間那些新修的道路,便是為了運輸風機提前作的準備。

  流轉8畝坡地、簽訂20年協議,土發村王明友不僅獲得租金3萬元,更收穫了一個光伏項目基地工作的機會,家門口的工作,給足了外出青年回家“尋風光”的底氣,也將陡箐的發展之路引向新的領域。

【奮“陡”】山門大開“路兩條”:走出去與引進來_fororder_5

  展望“十五五”,陡箐鎮將全面鋪開新的“一軸線四中心”規劃:以新能源産業為軸線,打造清潔能源中心、特色農業中心、文旅融合中心和生態康養中心,形成“以工促農、以旅助農”農旅文融合的良性循環,助力群眾持續增收。

  大唐光伏項目基地,連片的藍色光伏板在喀斯特石山上鋪展,156米的風機葉片劃破雲層,每轉一圈,3度綠電便匯入南方電網。

【奮“陡”】山門大開“路兩條”:走出去與引進來_fororder_6

  以“靶向招商”精準發力,36.36億元新能源投資在陡箐落地生根:卓陽100MW光伏全容量並網,大唐(六盤水)新能源有限公司陡箐200兆瓦/400兆瓦時儲能電站以六盤水首個建成並網的集中式智慧化電網側儲能電站,領跑“超級充電寶”之稱……

  項目全部建成後,陡箐將變成“新能源小鎮”,預計年發電量約11.88億千瓦時,年收益超4.72億元。

  “石縫裡長出了無限可能!”陡箐“富起來”走出了第二步。(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魯媛)

編輯:趙瀅溪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