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已至,萬物競榮。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各地茶園迎來夏茶採摘黃金期,茶企(合作社)紛紛開足馬力投入生産,一幅茶産業蓬勃發展的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
走進勻東鎮標準化茶園,一壟壟茶樹宛如綠色絲帶蜿蜒山間,青翠欲滴的茶葉在陽光下舒展新顏,陣陣茶香隨風飄散,沁人心脾。茶園裏,手持採茶機的茶農們熟練地穿梭于茶壟間,隨著採茶機在茶梢上掠過,鮮嫩的茶葉瞬間被切斷,鼓風機將其精準吹入收集袋中。短短幾分鐘,一行茶葉便完成採摘。
茶農手持採茶機採茶
“我們一天能採摘15000斤茶青,整個茶園平均一天收入在54000元左右,機械化采收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00倍以上。”種畜場茶園基地負責人陸運昌介紹。
近年來,都勻市多措並舉推進夏茶産業提質增效,在茶園管理方面,加強日常管護;在加工環節,不斷提升技術水準;同時,致力於提高茶青下樹率,實現夏茶産量與品質的雙提升,有效帶動茶企增效、茶農增收。
工作人員檢查産品品質
今年春茶採摘後,都勻市農業農村局的農技人員便深入各産茶村,為茶企(合作社)提供從採摘到加工的全流程技術指導。為進一步提升夏秋茶品質,部分茶企積極更新自動化生産線,批量茶葉鮮葉通過車間傳送帶依次完成殺青、揉捻、烘乾等工序,全程實現清潔化、標準化生産。
“我們現在每天可采收茶青2000斤,加工幹茶400斤,今年已經生産大宗茶2噸,産值16萬元,主要銷往貴陽、湖南、廣西等地。”都勻市坪陽弘大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科友介紹,憑藉機械賦能、技術護航,今年合作社在夏茶生産中收穫頗豐。
工作人員檢查産品品質
接下來,都勻市將緊盯夏秋茶産量,通過機械化、清潔化的生産,進一步提升大宗茶産量和品質;緊盯品質安全,做好茶葉品質安全監管,開展綠色茶園生産技術示範推廣;緊盯技術培訓,通過培訓做好茶園生産技術指導與服務,推動茶産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讓片片茶葉成為富民增收的“金葉子”。(文/圖 黃浩東 艾立梅 孟應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