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獨山:香菇産業“鏈”出鄉村振興“好錢景”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03 15:58:58

  天光微亮的鄉村,晨霧還未散,位於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百泉鎮裏臘村的貴州東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香菇菌棒生産車間內,早已是一番忙碌的熱鬧景象。

貴州獨山:香菇産業“鏈”出鄉村振興“好錢景”_fororder_20250523093922-kvxgxX-

香菇菌棒生産車間

  “我們搞科技種菇,就是要把傳統的‘苦力活’變成‘技術活’,才能提高生産效率。眼前這條日産3萬棒菌棒的流水線,頂得上100個工人的手工量。”貴州東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廠長陳國強一邊在生産線旁跟進作業流程,一邊介紹,“現在訂單越來越多,市場對我們的菌菇産品認可度很高,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工人們都幹勁十足,你看這個12000平方米的培育車間裏,堆滿了整齊包裝好的菌棒,這都是大家努力的成果。”談及市場情況,陳國強滿臉笑意。

  在裏臘村的發揚菌菇種植基地,層層疊疊的香菇從菌棒上探出頭來,圓潤的菇蓋邊緣泛著蜜色光澤,惹人喜愛。

  “剛來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坡。現在這個600畝的種植基地裏,培育大棚就有400多個。每到採摘高峰期,每天能采收6萬到7萬斤鮮菇,銷往全國各地。”陳國強説。

  一排排菌棒間,務工群眾何維萍正麻利地將一筐筐新鮮菌菇裝車,“在這裡幹活特別踏實,我手腳快,一天能採摘十幾筐,差不多300斤到400斤,一個月下來能掙3000多元!”她笑著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開心地説。

貴州獨山:香菇産業“鏈”出鄉村振興“好錢景”_fororder_20250523143959-LBHwFA-

工人正在採摘菌菇

  像何維萍這樣在基地務工的群眾,大概有100多名,他們大多來自附近村寨,乘著企業發展的東風,他們也實現了期待已久的就業。2020年,貴州東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響應獨山縣招商引資政策號召,帶著“讓西南山地長出‘黃金菇’”的願景落戶獨山,5年時間裏,該公司累計投資1.2億元,在這片喀斯特地貌的土地上勾勒出了一幅“菌菇産業振興圖”。

  從荒坡到“菌菇王國”,貴州東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不僅實現了産業的蓬勃發展,更讓當地群眾在家門口捧起了“菌菇飯碗”,如今,獨山縣共有380戶農戶參與到香菇種植産業當中,950名群眾在菌菇産業鏈的各環節實現了就業,人們在一個個菌菇大棚裏施展身手,走出了一條産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貴州獨山:香菇産業“鏈”出鄉村振興“好錢景”_fororder_20250523143959-dIbiIx-

發揚菌菇種植基地

  目前,獨山縣共建有1個現代化菌棒生産廠、1500平方米的保鮮冷庫1個、500平方米的包裝車間1個,有發揚種植基地600畝、鳳汝種植基地400畝,一條條高速運轉的流水線,不斷將深山美味送向全國各地。同時,通過與其他企業緊密合作,還實現了蟲草花、秀珍菇等約200萬斤的聯合生産,以及年産靈芝孢子粉約10萬斤,年産值突破1.5億元。

 

  香菇産業的發展,不僅是貴州東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財富實踐,也是獨山縣農業産業發展的生動注腳。當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當菌菇産業成為聯結企業、農戶與市場的紐帶,這一朵朵圓潤飽滿的“小金傘”,正在獨山縣的青山綠水間,生長出無限可能。(文/圖 白華秀 張明坤)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