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見藍、推窗見綠、出門見景。”這是貴安新區交出的生態答卷:2024年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9.2%,綠色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超50%,一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新城正重塑西部生態示範標杆。
生態治理:七項指標全達標築牢安全底線
貴安新區以“五場”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抓手,實現地表水省控斷面水質、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等“7個100%”達標;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85.4%,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71.4%,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讓水土保持率穩定在89%以上;紅楓湖飲用水源地聯防共治、“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等機制,織密生態安全防護網。
綠色轉型:零碳工廠與生態經濟雙向賦能
寧德時代貴州基地成為貴州首家“零碳工廠”,弗迪電池獲全國首批碳足跡認證試點,貴安綜保區摘得“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稱號。貴安新區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持續拓寬:貴州梅園、貴安萬畝櫻花園成網紅打卡地,“賞花經濟”帶動文旅融合;貴安櫻花馬拉松等賽事激活“生態+體育”IP,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面積100%,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81%,30戶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運全覆蓋。
海綿城市:70.6%建成區會“呼吸”
貴安新區嚴格落實“三區三線”管控,海綿城市佔建成區面積70.6%,人均公園綠地達22.8平方米。從數據中心的節能設計到産業園區的綠色標準,貴安新區“含綠量”與“含金量”協同提升——算力産業能耗優化與生態保護並行,“生態貴安”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最美注腳。
如今的貴安新區,既是算力轟鳴的“數字高地”,也是白鷺棲息的“生態家園”。隨著“四個綠色”行動深入推進,這座生態文明示範區正以“綠”為筆,在西部大地上勾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圖景。(文 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