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頭並進!貴州踐行“兩山”理念繪多彩新卷
來源:天眼新聞  |  2025-07-02 09:49:17

  盛夏六月,安順市鎮寧自治縣17.6萬畝蜂糖李迎來豐收。果農羅開林在自家果園裏忙碌地採摘成熟的果實,“今年我家的蜂糖李産量比往年高,預計有3萬斤左右。這‘黃金果’價錢好,不愁銷路,我們的日子是越過越甜咯!”

“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頭並進!貴州踐行“兩山”理念繪多彩新卷

  青山育珍果,綠水潤心田。鎮寧蜂糖李的豐收盛景,是貴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一個生動縮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親赴貴州視察,殷切囑託貴州要“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優良生態環境是貴州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保護好生態環境,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字字千鈞的期許,為黔貴大地鋪就了綠色發展的壯闊藍圖。

  牢記囑託,步履鏗鏘。貴州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走出了一條“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頭並進的綠色發展之路。

“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頭並進!貴州踐行“兩山”理念繪多彩新卷

遊客在黔西市新仁鄉化屋村乘船遊覽烏江峽谷風光。史開心  攝

  生態旅遊引客流,“顏值”變“産值”——

  巍巍青山,潺潺流水,貴州已然成為吸引八方遊客的“強磁場”。“黃小西吃晚飯”的持續走紅,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中華第一瀑”黃果樹景區,巨大的水幕從斷崖飛瀉而下,聲若奔雷,氣勢磅薄。遊客們站在觀景臺上,紛紛拿出相機記錄這震撼的瞬間。

  上海遊客陳女士激動地説:“親眼看到黃果樹瀑布,太壯觀了!這裡生態好,空氣清新,讓人身心愉悅。”

“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頭並進!貴州踐行“兩山”理念繪多彩新卷

遊客在雲舍村遊玩。

  梵凈山下的雲舍村,同樣遊人如織。清澈的龍潭河穿村而過,倒映著藍天白雲和古樸民居。遊客們或拍照留念,或茶座品茗,孩童則在淺水區愉快地嬉戲。

  “雲溪裏”民宿內,主理人李向東正忙著擦拭茶具、修剪花枝。説起剛剛過去的“五一”、端午假期旅遊接待繁忙景象,這位49歲的外鄉人開心地説:“好山好水好風光,自然會吸引大家來貴州旅遊!”

  “黃小西吃晚飯”的旖旎風光、“村BA”和“村超”的澎湃激情、多元民族風情的交相輝映,不僅是貴州生態旅遊的金字招牌,更是“兩山”理念在貴州大地的鮮活實踐。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文化資源稟賦,貴州通過科學保護與合理開發,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2024年,全省接待遊客人次、旅遊總花費、接待入境過夜遊客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0.4%、13.3%、81.8%。今年“五一”假期,這份火熱持續升溫——全省旅遊訂單量、酒店訂單量、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分別增長11%、31%、88%。生態旅遊,已然成為驅動貴州綠色發展的強勁引擎。

“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頭並進!貴州踐行“兩山”理念繪多彩新卷

  生態珍品闖市場,“山貨”成“俏貨”——

  綠水青山孕育的珍品,源源不斷走出大山。

  時下,在黔東南州麻江縣睿林藍莓有限公司藍莓種植基地,沉甸甸的果實綴滿枝頭,50余名工人指尖翻飛,將顆顆圓潤的“藍寶石”收入筐中。

  “經過仔細分揀,優質鮮果將搭乘冷鏈物流直供福建、天津、廣東等地,月發貨量達到150噸。”公司生産質檢主任李邦紅向記者介紹。

  在貴州藍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現代化車間裏,4條生産線高速運轉,藍莓經過榨汁、濃縮、發酵等工序,“搖身一變”為果汁、果幹、果醬、藍莓紅酒等系列産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公司年産藍莓製品超過3000噸,預計今年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公司董事長徐先群信心滿滿地説。

“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頭並進!貴州踐行“兩山”理念繪多彩新卷

  2024年10月,麻江藍莓品牌“麻小莓”亮相沙特利雅得國際食品展,一舉斬獲300萬元海外訂單,成功叩開了國際市場大門。

  麻江藍莓已形成全産業鏈集群,2024年全縣藍莓種植面積達8.76萬畝,産量3.99萬噸,産值達8.05億元。

  不僅如此,被譽為“維C之王”的刺梨、“貴州綠茶”“畢節天麻”等生態産品同樣備受市場青睞。通過強品牌、提品質、拓渠道,這些深藏貴州大山的綠色珍寶紛紛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頭並進!貴州踐行“兩山”理念繪多彩新卷

赤水河(遵義赤水段)黃金水道。 丁福秋 攝

  生態保護築根基,“活水”潤“長遠”——

  生態財富的永續利用,離不開堅實的制度保障和長效管護。

  夏日的赤水河貴州段碧波盪漾,兩岸青山蒼翠。遵義赤水市葫市鎮金沙村村民宋金權站在河道邊,望著清澈的河水感慨:“這幾年,赤水河真是一年比一年好了!水清了,魚多了,看著心裏都舒坦。”

  這份喜悅的變化,源於一項創新機制的落地生根。2018年,雲貴川三省共同建立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並出資設立補償資金,開啟了跨省共治赤水河的新篇章。

“高顏值”與“高品質”齊頭並進!貴州踐行“兩山”理念繪多彩新卷

美酒飄香的赤水河。榮忠遠 攝

  2023年,《貴州省赤水河等八大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辦法》出臺,將補償機制推向深化與規範:明確以水質、水量目標為主要考核標準,將補償資金分配與流域生態環境改善結果掛鉤,實現了全省9個市(州)八大流域水質、水量補償斷面的全覆蓋。

  這一過程中,上下游的權責關係也通過經濟杠桿得以明晰——當上游出境斷面水質優於Ⅱ類標準,下游補償上游;若水質劣化,上游則需向下游賠償。

  從“綠水青山”的生態高顏值,到“金山銀山”的發展高價值;從生態惠民的紅利釋放,到長效機制的創新構建,貴州的生動實踐雄辯地證明:“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

  邁步新征程,貴州正持續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不斷拓寬“兩山”轉化路徑,豐富“兩山”轉化形態,提升“兩山”轉化效能,不斷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為繪就美麗中國畫卷貢獻更多“貴州智慧”與“貴州樣板”。(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濤)

編輯:趙瀅溪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