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正式致函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確認已完成世界遺産預備清單的更新工作,貴州省雙河洞成功列入《世界遺産預備清單》。這一重要進展標誌著雙河洞已具備申報世界自然遺産的必要條件,按照《實施操作指南》,該項目在列入預備清單一年後即可進入正式申報程式。
貴州雙河洞世界自然遺産提名地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緩衝區涉及正安縣,長度為世界第三、亞洲第一,發育了巨大、典型、罕見的白雲岩喀斯特洞穴系統,目前已發現115個洞口相連通,總長度達437.1公里,縱深達912米,是世界上發育于白雲岩地層中規模最大的、錯綜複雜的立體多層洞穴系統,有“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館”“地心之門”的殊榮。貴州雙河洞能填補IUCN專題研究報告《地學類世界遺産:適用標準(第八條)(地質地貌標準)的全球框架》(2021)提出的世界遺産名錄中白雲岩洞穴系統類型空白。具有滿足世界遺産第七條評價標準“具有極好的自然現象或非同尋常的自然美和美學重要性”,第八條評價標準“反映地球演化歷史主要階段的傑出範例,包括生命的記錄,重要的、正在進行的地貌演化和地質作用,重要的地貌形態或自然地理特徵”的潛力。(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