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貴州紅·山水越野挑戰賽(百里杜鵑站):感受非遺舞蹈與體育精神的碰撞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08 15:02:39

  7月6日,隨著貴州紅·山水越野挑戰賽(百里杜鵑站)的舉辦,一場非遺與越野運動的精彩碰撞正式上演。在開賽儀式上,非遺舞蹈《鈴鐺舞》、舞蹈《啟航》、非遺項目《滾山珠》、白族《霸王鞭》等節目驚艷亮相,為賽事增添了獨特的文化色彩。

  “大家把動作再收緊些,上臺後要記得站位再向右一步,記住!”上場前,苗族蘆笙舞(滾山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祝英用排練視頻給弟子做最後指導。

2025年貴州紅·山水越野挑戰賽(百里杜鵑站):感受非遺舞蹈與體育精神的碰撞_fororder_IMG_20250706_090508

《滾山珠》演出 攝影 陸丹 

  《滾山珠》是第二個節目。祝英提早帶著16個孩子于主舞臺旁做準備。主持人報完節目名,孩子們吹著蘆笙步入舞臺。祝英握著自拍桿跑到舞臺前,彎腰記錄著舞臺上孩子們的表演。“記錄視頻用於復盤,每一次上臺演出,都是為下一次進步做準備。”當孩子們在舞臺上吹奏蘆笙完美完成“後仰空腰腹支撐”“三人立”等高難動作時,祝英松了一口氣,參賽選手們也紛紛舉起手中的鏡頭記錄這一精彩瞬間。

  “《滾山珠》這個舞蹈要求笙不離口、曲音不斷、一步一個音符。”祝英介紹道,《滾山珠》是苗族人民世代相傳的蘆笙舞蹈之一,集吹奏、舞蹈表演、雜技藝術為一體。表演者需持續吹奏六管蘆笙,同時完成高難度動作。舞蹈再現了苗族同胞在遷徙途中互幫互助、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排除萬難的場景。

2025年貴州紅·山水越野挑戰賽(百里杜鵑站):感受非遺舞蹈與體育精神的碰撞_fororder_祝英在做復盤3

祝英與弟子對表演進行復盤  攝影 陸丹 

  此外,開場的非遺舞蹈彝族《鈴鐺舞》同樣引人注目。舞者手持銅鈴與彩帶,演繹出騎馬、祈禱、雙人旋轉等動作。索瑪藝術團領隊劉亞婷介紹。2008年,《鈴鐺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剛健豪放的舞姿傳遞著彝族的血性氣概以及“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藝術精神,為越野跑者注入精神動力。本次開幕式上,該藝術團除表演《鈴鐺舞》外,還獻上了紅色舞蹈《啟航》。

  “開場節目品質很高,這個賽事既鍛鍊了身體,還讓我了解到了當地的非遺,感覺非常好。”參賽運動員岑延瑤説。

2025年貴州紅·山水越野挑戰賽(百里杜鵑站):感受非遺舞蹈與體育精神的碰撞_fororder_IMG_20250706_093931_1

開賽儀式上的表演 攝影 陸丹

  通過彝族《鈴鐺舞》、苗族《滾山珠》等非遺舞蹈表演,充分展現了當地少數民族獨特的文化魅力。這不僅強化了本地居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對於外地觀眾和選手而言,更是了解貴州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非遺與越野運動“挑戰精神”的結合,不僅豐富了賽事的文化內涵,更提升了賽事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品位,吸引著更多參賽者和觀眾。(文  墨晗)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