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馬”十年,一條清涼賽道繪就的城市變遷長卷
來源:今日涼都  |  2025-07-15 11:06:12

  當清晨的薄霧在烏蒙群山間緩緩散開,鍾山大道寬闊的起點線上,萬千跑者的熱切目光匯聚於此。發令槍響,人潮如開閘之水奔涌向前——六盤水馬拉松的第十次征程,又在這條銘刻著十年城市記憶的賽道上盛大開啟。十年奔跑,賽道不僅是丈量速度的尺規,更化為一支無聲的筆,勾勒出六盤水從“煤都”向“涼都”蛻變的壯麗軌跡。

  起點印記:從城市原點出發的十年足跡

  十年時光,起點位置的幾度遷移,正是城市活力中心不斷拓展的生動注腳:

  2013年初鳴:首屆賽事在人民廣場鳴槍,這裡是老城區的核心地標,承載著老六盤水人最深厚的情感記憶。起跑線劃下的那一刻,馬拉松與這座城市的命運齒輪,開始緊緊咬合。

  中途探索:2015年起點設在了鍾山大道與麒麟路交匯處,2016年起點設在鳳凰大道青峰路口,2017起點設在鍾山大道麒麟路路口,在起點與路線的改變探索中,將賽事活力與城市傳統空間相融合。

“六馬”十年,一條清涼賽道繪就的城市變遷長卷_fororder_1

“六馬”十年,一條清涼賽道繪就的城市變遷長卷_fororder_2

  最終錨定:近年來,起點最終穩定在視野開闊、氣勢恢宏的鍾山大道。這條城市發展新中軸線的確立,不僅為賽事提供了絕佳的起跑空間,更象徵著六盤水面向未來的嶄新姿態。當跑者自鍾山大道出發,仿佛也踏入了城市發展的快車道。

  水城河畔:賽道串起的生態涅槃詩篇

“六馬”十年,一條清涼賽道繪就的城市變遷長卷_fororder_3

  如果説起點變遷是城市骨架的伸展,那麼貫穿賽道始終的水城河沿岸,則是城市肌理煥新的靈魂篇章。

  十年前,水城河或許只是一條被忽略的“城市背面”。如今,它已蛻變為六盤水最亮麗的“生態玉帶”與“活力長廊”。賽道沿河蜿蜒鋪設,跑者腳步掠過處,是精心修繕的生態駁岸,綠意盎然的濱水步道,以及點綴其間、造型各異的親水橋梁。昔日渾濁的水流變得清澈,倒映著兩岸蓬勃生長的新區景象——時尚的咖啡館臨水而立,市民在平臺悠然漫步。水城河已成為六盤水每一位跑者日常慢跑最愛的“呼吸綠肺”,每一步都踏在生態治理的豐碩成果之上。

  記憶坐標:賽道鐫刻的新舊對話

“六馬”十年,一條清涼賽道繪就的城市變遷長卷_fororder_4

  奔跑的足跡在時光裏延伸,賽道如同一根堅韌的絲線,將城市發展的“老底片”與“新畫卷”巧妙地縫合在一起:

  荷城:當跑者穿過這裡,目光所及保留著老水城質樸氣息的街巷與民居。時光仿佛在此處放緩了腳步,訴説著城市最初的容顏,為疾馳的馬拉松注入一份沉靜的歷史迴響。

  涼都體育中心:這座現代化的龐然大物是近十年崛起的重要地標。其流線型的設計與宏大的規模,不僅為賽事提供了專業保障,更成為城市新形象的耀眼名片。跑者經過時,總能感受到澎湃的現代氣息與進取精神。

  萬達廣場及周邊商圈:賽道延伸入新興的城市活力核心區。這裡大型商業綜合體林立,時尚氣息撲面而來,集中展現了六盤水現代服務業與消費升級的蓬勃態勢,是城市新風貌的集中展臺。

“六馬”十年,一條清涼賽道繪就的城市變遷長卷_fororder_5

  明湖濕地公園:作為近年賽道納入或毗鄰的重要生態節點,明湖以其開闊的水面和豐富的濕地景觀,為後半程的跑者帶來視覺與心靈的雙重舒緩,亦是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閃亮注腳。

  奔跑的力量:腳步催生的城市更新

  六盤水馬拉松的十年,亦是城市面貌加速蝶變的十年。為了迎接這場一年一度的全城盛事,城市管理者與建設者們傾注了巨大心力:道路拓寬整修,讓奔跑的路徑更順暢;水城河治理工程加速推進,濱河景觀日新月異;賽道沿線老舊小區改造提速,立面煥新顏;沿途公共服務設施持續升級,只為給跑者與市民提供更優體驗。馬拉松如同一股強勁的催化劑,不斷驅動著城市細節的優化與品質的提升,讓“中國涼都”的金字招牌在奔跑的腳步中愈加閃亮。

“六馬”十年,一條清涼賽道繪就的城市變遷長卷_fororder_6

  十年,足夠讓一條賽道沉澱下豐厚的城市記憶。從人民廣場出發的初心,到鍾山大道啟程的宏圖;從水城河由“背”轉“面”的生態革命,到荷城舊韻與鋼城新生的時空對話;從涼都體育中心的拔地而起,到明湖濕地的寧靜致遠……六盤水的馬拉松賽道,早已超越了競賽的物理空間。它是一幅徐徐展開的城市生長畫卷,一部用腳步書寫的變遷史詩。奔跑其上,每一步都踏在歷史的迴響裏,每一步也都在丈量著充滿希望的未來。當發令槍年復一年響起,這條流動的記憶紐帶,將繼續見證六盤水在奔跑中奔向更加生機勃勃的明天。

  2025多彩貴州馬拉松超級聯賽(第四站)暨“初好刺梨”六盤水馬拉松將於7月20日鳴槍開跑,我們再出發······

編輯:趙瀅溪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