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村幹們帶我們去其他村寨取取經,學習人居環境整治的好做法。”“建議把我們村寨統一規劃一下,讓村莊看起來更加美觀大氣。”近日,在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渡馬鎮共和村野田合約食堂廣場,一場熱鬧的“院壩協商會”正在進行。村“兩委”幹部與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就村裏的環境衛生整治、産業發展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村民們暢所欲言,提出意見和建議,村幹們認真記錄、現場回應,一個個金點子在交流碰撞中産生。
共和村“院壩協商會”
“以前遇到事只能幹著急,現在村黨組織號召力越來越強,大家經常圍坐在一起講看法、提意見,解決了很多問題。我們對村裏的發展越來越有信心了。”共和村村民譚洪鍵説。
共和村這場接地氣的院壩協商議事會,正是渡馬鎮推進基層民主協商,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個生動寫照。
村莊航拍
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渡馬鎮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大力推進基層基礎“強雙基”工作,即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夯實基層治理體系。建強基層黨組織是“強雙基”的關鍵所在,渡馬鎮通過開展“頭雁培育”行動,選拔出一批政治素質過硬、帶富能力突出的村“兩委”幹部,同時定期組織村幹部參加業務培訓和外出學習,全面提升他們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能力。目前,全鎮5個村的村“兩委”班子戰鬥力顯著增強,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走進渡馬鎮新民村,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徐徐展開:家家戶戶窗明几淨,庭院內花草繁茂,就連過去隨意堆放的柴火,都被整理成整齊的“小方陣”,處處彰顯著鄉村新風貌。
新民村村民小院
新民村的新風貌,離不開村黨總支的有力引領。起初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時,不少村民認為這是“面子工程”,參與積極性不高。村“兩委”幹部不厭其煩地上門做思想工作,組織家風教育活動,並帶領大家到周邊示範村寨參觀學習,這才逐漸點燃了村民們參與環境整治的熱情,凝聚起共建美麗鄉村的強大合力。
如今的渡馬鎮,隨著“強雙基”工作的深入推進,有效激活了鄉村振興新動能。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信賴的主心骨,依託“頭雁領航+黨員帶頭”模式,孵化出蛋雞養殖、桃李種植、功夫菊生産加工等多個特色産業,帶動農戶年均增收超萬元;基層治理煥發全新活力,“院壩協商會”“合約食堂議事”等機制讓矛盾化解在村口,繪就出鄰裡和睦、鄉風文明的和諧畫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華麗蝶變,四通八達的硬化道路串聯起家家戶戶,功能齊全的文化廣場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農家書屋飄出的陣陣書香,更是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村民們在安居樂業中,真切觸摸到幸福生活的溫度,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節節攀升。
鎮村幹部到龍盤村桃李基地了解桃子銷售情況
天柱縣渡馬鎮黨委副書記楊海燕表示,下一步,渡馬鎮將持續深化“強雙基”工作,不斷探索創新,在黨建引領、産業發展、服務群眾上再發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文/圖 伍麗 楊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