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江古鎮洞尾水稻壩區,一場高效的無人機飛防作業正在進行。隨著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無人機飛防技術正逐漸成為保障糧食生産安全的重要手段。
無人機飛防作業正在進行
走進江古鎮水稻壩區,綠油油的水稻一望無際,長勢十分喜人。在田間的機耕道上,專業技術人員正熟練地操作著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前的準備工作。配藥、灌藥,一系列流程有條不紊,準備就緒後,載滿農藥的無人機在操作人員的操控下騰空而起,沿著預設的路線在稻田上方來回穿梭,將農藥精準地噴灑在每一株水稻上,為水稻生長築牢防護屏障。
農業無人機操作人員鄭鑫説:“傳統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效率比較低,噴灑不均勻,容易出現漏噴的情況。無人機相比人工勞動強度低,效率比較高,噴灑比較均勻,覆蓋範圍比較廣,極大地提高了農業效率。”
無人機飛防作業正在進行
當前正值水稻生長的關鍵時期,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如果不及時防治,將嚴重影響水稻的産量和品質。為預防和控制水稻病蟲害現象的發生,鎮遠縣農業農村局深入十二個鄉鎮開展無人機飛防作業,並免費提供病蟲害的防治藥劑,及時、高效地對大面積水稻進行病蟲害防治,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
“當前水稻進入‘孕穗期’,正值病蟲害防治‘窗口期’,縣農業農村局緊扣農時需求,依託項目精準發力,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植保無人機統防統治服務,預計作業達 1.5萬餘畝;同時,我們選派了20名農業技術骨幹下沉田間地頭,為農戶做好技術培訓和服務,引導群眾開展群防群治,全方位築牢糧食安全防線。”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吳昌富説。
江古鎮洞尾水稻壩區航拍圖
下一步,鎮遠縣農業農村局將繼續密切關注水稻的生長情況,加強監測預警和技術指導,根據水稻生長的不同階段,適時開展無人機飛防等田間管理工作,力爭今年水稻單産提升2%,為糧食穩産增收提供堅實保障,同時也將加大農業科技的推廣力度,讓更多農戶受益於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效益,推動全縣農業高品質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文/圖 龍世才 唐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