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和溪鎮杉木坪村在鄉村振興中按下“加速鍵”,田地間,“前胡+糧食作物”的套種模式,讓“一地雙收”成為村民增收的新路徑;村落裏,“兩清兩改兩治理”的治理成效,讓家園煥發新容顏。從産業增收的“錢袋子”到宜居宜業的“好環境”,杉木坪村正用實幹勾勒出一幅産業旺、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畫卷。
杉木坪村辣椒田
盛夏時節,走進和溪鎮杉木坪村的田間地頭,連片的辣椒田綠意盎然,飽滿的果實挂滿枝頭,而辣椒下的前胡也長勢正旺。村民趙興洪正和村幹部一起穿梭在田壟間,他們仔細查看果實的飽滿度,時不時互相交流幾句。
“以前我們這裡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現在採用‘前胡+辣椒’的套種模式,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村民趙興洪介紹,今年他家種了4畝前胡套種辣椒,辣椒畝産有2200斤,前胡畝産約1000斤,綜合算下來,每畝比單一種植模式增收3000元以上。
從零散種植到規模發展,杉木坪村的特色産業早已跳出“單兵作戰”的局限。産業發展的背後,是村委會牽頭搭起的産業鏈橋梁,從田間到車間的閉環,不僅打消了村民“種得出、賣不掉”的顧慮,還增強了村民發展特色農業的信心。
“我們與樂儉鎮的辣椒加工廠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公司不僅提供技術指導,還負責收購和加工,老百姓只需要安心種植就行。”杉木坪村村委會副主任李明航説。
目前,杉木坪村前胡套種面積達3200余畝,帶動周邊農戶800余戶3800人增收。産業興旺的同時,杉木坪村的人居環境也同步提升。為紮實推進“兩清兩改兩治理”工作,杉木坪村制定了詳細方案,通過廣泛宣傳提高村民參與度,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環境整治成果得到鞏固。
杉木坪村村貌
“以前大家對環境衛生不太重視,現在不一樣了。村裏組織大家一起打掃衛生、改造廁所,環境好了,住著也舒心!”杉木坪村村民袁珍林一邊打掃屋子一邊説。
産業興旺打底子,生態宜居提氣質。如今的杉木坪村,特色産業跑出發展“加速度”,前胡套種模式成為村民增收的“金鑰匙”,而“兩清兩改兩治理”也讓鄉村煥發新顏值,生態宜居從願景變為現實。
杉木坪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鄔如洪表示:“接下來,村裏會乘勢而上,深挖産業潛力促進群眾增收;同時,持續推進‘兩清兩改兩治理’,打造宜居宜業的鄉村環境。讓大家繼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日子過得更紅火,讓每一位村民都能共享發展成果。”(文/圖 王依琳 王諄胤 何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