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化作一片歡樂的文化海洋,以 “多彩非遺・魅力畢節” 為主題的民族非遺大巡遊正式拉開帷幕。這場文化盛宴不僅展示了畢節豐富的非遺資源,更成為畢節避暑旅遊的一張亮麗名片,吸引數萬市民遊客頂著夏日陽光,駐足欣賞烏蒙大地千年文明的獨特魅力 。
巡遊現場 攝影 陳玉
當日,1150名身著絢麗民族服飾的演員組成10個縣區方陣,攜手3大主題花車,沿著3.2公里的巡遊路線,徐徐鋪展畢節的非遺長卷。巡遊隊伍所到之處,喝彩聲、歡呼聲此起彼伏。每一個方陣都帶來了獨特的非遺展示,宛如一場“流動的非遺博物館”大巡遊。
巡遊現場 攝影 陳玉
七星關區方陣中,百人齊奏的莫轟鼓氣勢磅薄,激昂的鼓點敲出了民族的力量;苗族蘆笙蹉步舞靈動輕盈,舞者們的步伐間盡顯民族風情。大方方陣展示的國家級非遺大方漆器,其凹凸紋路訴説著古彝技藝的千年傳承。黔西方陣則將陽戲、文琴戲、花燈戲、金錢棍等藝術形式一一呈現,讓人目不暇接,感受戲曲文化的獨特韻味。
巡遊現場 攝影 陳玉
金沙方陣以雙彩龍、玉簪花服飾隊和花燈構建起黔北民俗圖譜,熱鬧非凡;織金方陣帶來苗族蘆笙舞、喊歌、三眼簫與蠟染的精彩演繹,展現了苗族文化的多元魅力。納雍方陣的“鴿子花城”重現國家級非遺“滾山珠”的高難度技藝,引得觀眾陣陣驚嘆。威寧方陣中,撮泰吉演員以古樸的表演激活了彝族原始戲劇的記憶,讓國家級非遺的魅力感染現場每一個人。
巡遊現場 攝影 陳玉
赫章方陣的鈴鐺舞與火把方隊再現彝族婚嫁場景,充滿民族特色的表演讓人沉浸其中。百里杜鵑方陣展示的彝族祭花神等儀式,傳遞著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恩。“彝族月琴”方陣中,百名琴手齊奏,弦音婉轉,在浪潮中傳遞著熱情好客的待客禮俗。
巡遊現場 攝影 陳玉
三大主題花車更是巡遊的亮點。非遺花車滾山珠、鈴鐺舞等9項國家級非遺依次鋪展,如同翻開一本厚重的歷史書;音樂花車化身為移動舞臺,歌手與樂手現場演繹“畢節響水灘音樂季”的獨特魅力,讓音樂飄揚在城市上空;洞天福地花車則以百里杜鵑、織金洞等景區元素為靈感,帶領觀眾“雲遊”畢節的壯美河山,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畢節是著名的避暑勝地,夏季平均氣溫僅21℃,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避暑消夏。而此次民族非遺大巡遊,為畢節的避暑旅遊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遊客們在享受清涼的同時,深入體驗到畢節非遺的獨特魅力,感受畢節人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文 劉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