牂牁江上的生命托舉!記“全國見義勇為英雄”趙孝凡
來源:天眼新聞  |  2025-09-05 08:43:41

  趙孝凡從未見過那樣大的風。

  2021年9月18日那天,漁民趙孝凡儘管大半輩子都在牂牁江上討生活,卻也是第一次遇著這樣的狂風。“在家裏聽到風呼呼地叫,刮得屋頂上的瓦片亂飛,樹枝七扭八歪。”回憶當時的情景,趙孝凡仍心有餘悸。

  就在這個風雨肆虐的傍晚,6級狂風捲起巨浪,一艘載有多人的客船突然發生傾覆事故。危急時刻,他獨自一人開著快艇衝入風浪,成功救起9名落水孩子。

牂牁江上的生命托舉!記“全國見義勇為英雄”趙孝凡

  趙孝凡與他救下9名孩子的快艇。

  “當時不怕嗎?”

  “全國見義勇為英雄”稱號獲得者趙孝凡望向江水:“怕什麼!人命關天,沒有考慮那麼多,那分鐘只想到救人。”

  風吼浪急,他朝著哭聲一路奔跑

  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牂牁鎮大部分村莊沿牂牁江岸分佈,水路曾是當地居民出行的交通方式之一。

  家住江邊西陵村三組的村民趙孝凡,祖上三輩人都曾是牂牁江上的擺渡人,趙孝凡熟悉水性,早早地跟著家裡長輩跑船,村民們誇他水性像牂牁江裏的魚兒,在水裏來去自如。

牂牁江上的生命托舉!記“全國見義勇為英雄”趙孝凡

  趙孝凡打理家裏的院子。

  早秋的牂牁江最美,天朗氣清,白雲悠悠,平靜的江面倒映著沿岸的蒼綠……趙孝凡記得2021年9月18日這一天,起初就是這樣的好天氣。

  然而,下午5時左右,風雲變幻,狂風裹挾著豆大的雨點瞬間在這片水域捲起層層巨浪。

  屋裏的趙孝凡聽著嘶吼的風聲,膽戰心驚、坐立不安,惦記著江邊自己花了3萬多搭建的小漁棚。

  擔心漁棚被狂風刮壞,趙孝凡趁風雨稍微減弱之際冒雨去江邊察看。水霧瀰漫,他深一腳,淺一腳跑向碼頭。

  “救命!救命!”遠處江上傳來陣陣呼救聲,趙孝凡循聲望去,一艘輪船傾覆在江中,好幾個人站在倒扣的船上搖晃著身子,哭的哭、喊的喊,現場一片狼藉。

  救人!救人!趙孝凡心裏反復翻騰這兩個字,立即衝向自家快艇停靠的地方,一邊跑一邊摸口袋,卻發現快艇鑰匙不在身上。

  “下面出事了,翻船了,快送鑰匙來!快、快、快!”趙孝凡立刻撥打家中妻子的電話。

  妻子不敢耽誤,拿著鑰匙衝出門去。約二三分鐘後,接過鑰匙的趙孝凡在濕滑的路上一路奔跑,一邊回頭催促:“快去叫人來!”

  趕到江邊,發動快艇,盯著距江邊兩三百米的客船,趙孝凡駛向呼救的人群。

  妻子回憶,當時江面白浪滔天,“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漁棚漂走了,9個孩子上岸了

  頂著狂風,趙孝凡的快艇在波峰浪谷間穿行。約三分鐘後,趙孝凡抵達客船。看清船上都是穿著救生衣的孩子,9個!

  “我們有救了!有救了!”孩子們情緒激動地哭喊。

  “沒得事,不要怕!”嘴上大聲安撫著孩子,趙孝凡踩著濕滑的船底要爬上倒扣的客船。

  船板太滑,雨水不停灑進眼睛,第一次嘗試上船的趙孝凡蹭傷了膝蓋,滑了下來。第二次,雙手並用,指甲摳得生疼,終於登上了船。迅速找到一個支點,趙孝凡用粗糲的纜繩將快艇和傾覆的客船勒緊。他一隻手攥住纜繩,一隻手伸向孩子們,“不哭!不急!一個一個來!”

  抓、拉、扶,一個、兩個、三個……終於,第九個孩子安全上了快艇,趙孝凡迅速啟動引擎掉頭朝著岸邊疾馳。安全抵岸,焦灼張望的妻子趕緊上前,幫著安撫驚魂未定的孩子。

  雨水夾雜著汗水,渾身濕透的趙孝凡仍心急如焚,“倒扣的船底下還有人!”他離開側翻輪船的時候,聽到船底傳來的敲擊聲。

  掏出手機,趙孝凡等不及查詢當地海事部門的電話,急忙向同村好友老陳煥榮尋求支援,告知情形並讓對方立即給海事部門報警救援。

  很快,海事部門救援隊伍趕到現場展開營救,周圍聞訊而來的村民們也紛紛自發駕艇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側翻客船被救援輪頂到近岸淺水區,觸底很難推動。趙孝凡又和岸邊的村民將粗重的纜繩拋下,在船體最堅固的錨樁上死死纏緊、打上粗大的繩結。

  “一、二、三,拉!”趙孝凡嘶啞的號子聲響起,大家合力拖拽船體,多輪反復,船終於脫離水面。

  趙孝凡原本在岸邊的漁棚,早已被大風吹到牂牁江中,"棚子沒了可以再建,人命要緊。"

  都是江邊人,見人落水要伸手

  在牂牁江邊,趙家三代都是擺渡人。

牂牁江上的生命托舉!記“全國見義勇為英雄”趙孝凡

  凡人善舉。

  “他救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村民趙天柱眼裏滿是對趙孝凡的佩服。

  趙天柱記得自己十歲那年,春節的一天,他和同村小夥伴在岸邊玩耍,其中一個男孩不慎落水,途經此處的趙孝凡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撈起了小孩。

  在西藏當兵的盧雙雙得知老鄉趙孝凡的事跡後,並不意外,自豪地向戰友們介紹:“這是我家鄰居大哥,在江裏‘撈’了不少人!”

  “都是江邊人,從小父母就教,見人落水要伸手。這些年,村裏人不都是你救我,我幫你嘛。”在年近六十的趙孝凡看來,在牂牁江上漂了大半輩子,遇險救人不是艱難的抉擇,是舉手之勞,是融入日常的生活習慣。

  暴風雨終將止息,勇毅卻永刻江濤。

  如今,山間的公路已然修好,孩子們早已改乘大巴上學。守望著這一江水,風高浪急抑或風平浪靜,老趙仍習慣在江邊巡視,依舊提醒著玩耍的孩子,“水邊危險,快回去”。

  一週前,獲得“全國見義勇為英雄”稱號的趙孝凡第一次走出貴州,到北京參加英雄模範表彰大會。一遍遍摸著證書,“真沒想到能來首都。”

牂牁江上的生命托舉!記“全國見義勇為英雄”趙孝凡

  趙孝凡榮獲“全國見義勇為英雄”稱號。

  趙孝凡膚色黝黑、眼睛炯炯有神,話並不多,做起事來卻乾脆利落。他的家窗明几淨,院子裏種滿茄子、豆角、小瓜,大樹下搭起了飼養家禽的棚子......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夕陽下的牂牁江波光粼粼,炊煙嫋嫋升起,穿著布依服飾的妻子在廚房做飯。

  “我去江邊轉轉。”趙孝凡拎起那頂磨得發亮的草帽,像往常一樣走向河岸。這個習慣,已經保持了四十多年。

  英雄的稱號沒有改變老趙的生活軌跡。那恬靜的鄉村圖景,流淌著生活的點滴。其實,平凡和偉大並不遙遠。(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勇 楊凈媛)

編輯:趙瀅溪
  •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