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丹寨萬達小鎮的尤公廣場被璀璨燈光點亮。9月15日晚七點半,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開幕式節目進行了最後一次全流程聯排。目前,所有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均已抵達,靜待大幕拉開。
這場備受矚目的非遺盛會將於9月16日至21日在丹寨縣正式舉行。從舞臺搭建、節目綵排到嘉賓接待與後勤保障,一切已準備就緒。這座浸潤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小鎮,正以最美姿態迎接八方來客,即將呈現一場非遺技藝與現代生活交融、傳統美學與當代潮流共振的精彩盛宴。
記者在綵排現場看到,侗族大歌、川劇變臉、佛山醒獅等非遺項目輪番亮相。演員們身著精美傳統服飾,伴隨悠揚曲調與靈動舞姿,每一段唱腔、每一個動作都凝聚著非遺的厚重與鮮活,提前將觀眾帶入濃郁的文化氛圍中。
“時間緊、任務重,但能代表佛山非遺登上國家級的舞臺,我們倍感榮幸。”《獅武嶺南》的編導段波表示,該節目最大的挑戰,是要在三分半鐘內將醒獅、粵劇、咏春三大非遺融為一體,既要突出各自特色,又要實現整體流暢。為此,團隊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深入合作,反復打磨音樂與動作細節,精準提煉核心元素,力求讓觀眾迅速領略佛山非遺的獨特魅力。
作為活動主會場,丹寨萬達小鎮的尤公廣場、苗年廣場、鼓樓廣場、錦雞廣場等區域都已裝飾一新。“五好非遺大集”將亮相小鎮主街,在1.5公里的街區中匯聚非遺傳統工藝、美食、絕技、中醫藥等展位,與現有商業業態有機融合。各廣場還安排了百項非遺進小鎮、傳統工藝展示、文創體驗等系列活動,為遊客提供沉浸式的非遺互動體驗。
丹寨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曾思宇介紹,為辦好本屆活動,全縣已全力以赴籌備兩個月。除非遺大集外,還將推出盛裝巡遊、非遺T臺秀、銅鼓篝火晚會、名醫堂義診、“非遺好笙音”蘆笙會、非遺研學課堂、酸湯美食宴、非遺科技展等豐富活動。目前各項環節均已基本就緒,屆時,來自全國非遺主管部門、學界、傳承人群體的數百位嘉賓將齊聚丹寨,共話非遺保護新未來。
為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也能共享精彩,州融媒體中心組建38人專業直播團隊,採用“州縣聯動”模式,全力應對多場景、高難度的直播挑戰。直播團隊負責人陳桂表示,直播涵蓋開幕式、展演、巡遊等核心環節,不同場景的技術標準和傳播需求各異,團隊已提前完成場地勘察、設備調試與流程演練,致力打造一場專業且觀賞性強的非遺直播盛宴。
開幕式將分為“發佈”與“非遺展演”兩大板塊,通過政策發佈、成果展示與節目展演相結合,既傳遞行業新動態,也展現非遺的魅力。目前所有內容已準備完畢,將於明晚完整呈現。
此次活動不僅是丹寨的文化盛事,更是黔東南州展示非遺成果、推動文旅融合的重要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打造虛實結合、傳統與創新並重的非遺盛宴。
黔東南州文體廣電旅遊局副局長楊國祥表示,本屆活動最大亮點是“傳統與時尚的深度融合”。首次將省外國家級非遺項目與現代生活場景結合,突破以往“重傳統、輕創新”的展演模式,通過節目編排與表現形式創新,拉近非遺與當代觀眾的距離,進一步增強其生命力和傳播力。(黔東南州融媒體中心記者 邱力 李林 龍思全 楊育森 丹寨融媒 何宣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