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科學城擴容週年 把“試驗田”種成科創“豐産田”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10-13 14:52:02

  2024年9月,貴州省政府批復貴州科學城規劃擴容。一年來,貴州科學城按照省、市、區要求,圍繞落實“五優”“四聯”,加快推動高品質發展。截至今年8月,貴州科學城規上服務業營收12.36億元,其中科技服務業4.25億元;規上工業産值143.87億元,同比增長8.56%。 

貴州科學城:擴容週年,把“試驗田”種成科創“豐産田”_fororder_1

貴州科學城一角

  作為貴陽高新區科技創新的“主戰場”,貴州科學城著力構建“管委會+中心+公司+行業委員會”的運行體系,推動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在這一機制下,高新區工管委強化統籌調度,及時破解發展難題;貴州科學城服務中心協同各部門推進重點任務落實;新組建的貴州科學城産業集團則專注“建、管、運、投、服”等市場化運營;行業委員會更以“業界共治”新模式,從航空發動機、前沿新材料、大數據等領域出發,賦能産業集群“加速跑”。 

  機制理順了,創新主體的培育也按下“快進鍵”。通過“抓兩頭、帶中間”的策略,貴州科學城一方面聚焦航宇科技、順絡電子、振華新材料、雅光電子等龍頭企業,另一方面實施知識産權“零突破”計劃,培育300余家創新潛力企業,構建起梯次銜接的企業集群。 

  企業梯隊初具規模,更需創新活水灌溉。貴陽高新區積極推動“外聯內聚”,與清華大學、上海交大等頂尖高校聯合培養工程碩士277名,實施産學研項目270余個;與中南大學、南方科大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孵化科技企業26家;與本地高校共建“轉化快速響應站”,推動18項成果落地,為科技成果轉化打下堅實基礎。 

  打通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離不開平臺載體的有力支撐。貴州科學城構建起獨具特色的轉化服務體系,依託“加速營”和27個“響應站”組成技術需求網,深入209家企業挖掘需求218項,促成成果轉化5項;同時,建成14個企業類中試平臺和11個行業類中試平臺,覆蓋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特色食品等多個領域,助力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産業化。 

  平臺搭建起來,更需生態賦能。貴州科學城連續舉辦“四城”聯動科創交流周,累計開展70多場活動,促成合作80余項,幫助企業融資3.5億元,逐步形成“活動搭臺、服務賦能、合作共贏”的可持續科創生態。

  優良的生態,自然成為吸引人才的“強磁場”。今年,貴州科學城新引進高層次人才179人、技術人才500余人,其中院士2名,持續注入強勁的創新動能。 

  多措並舉之下,貴州科學城結出纍纍碩果:“三大生態圈”聚集58家企業,1至8月産值突破100億元;“兩主一特”産業佔比達85.2%;創新平臺數量品質雙提升,新增2個國家級創新平臺、11家高新技術企業。

  站在新的起點上,貴州科學城正朝著“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的目標穩步邁進,持續在科技創新的大道上砥礪前行,為貴州高品質發展貢獻更多科技力量。(文/圖 李雯文)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