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件文物+3萬件化石 文化IP既“吸睛”又“圈粉”
來源:天眼新聞  |  2025-10-28 09:41:08

  “穿戴好VR設備,跨越時空隧道,讓我們走進古老的文明遺址。”10月25日,在省博物館《何以文明・中華古遺址探秘展》展廳,講解員娓娓道來:此次展覽設計了“聖玉之魂”“華夏主脈”等五大探秘單元。

  廣州遊客王先生“穿越”古遺址後説:“仿佛親手觸摸到五千年文明的城墻,這種沉浸式體驗比單純看展有意思。”在《信・仰之間——革命先驅家書展》展區,遊客聆聽趙一曼、鄧恩銘等革命先驅的心聲,紅色文化感染力靜靜流淌。

17602622868940.jpg

梁氏關嶺魚龍化石

  省地質博物館神秘貴州廳同樣熱鬧非凡。梁氏關嶺魚龍化石展櫃前圍滿遊客,來自重慶的中學教師張女士指著化石説:“孩子平時就很喜歡看恐龍繪本,現在見到真實的‘海底巨龍’,可開心了。”在化石修復體驗區,孩子們端坐在顯微鏡前,小心翼翼地清理模擬化石,親身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通過化石標本、場景復原等技術,把貴州9億年的地質演變史和6億年的古生物進化史,轉化為大眾能看懂、喜歡看的科普內容。”省地質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讓厚重的歷史“動起來”。

8萬件文物+3萬件化石 文化IP既“吸睛”又“圈粉”

貴州始杯海綿化石放大模型(新華社記者 楊欣 攝)

  作為貴州文化與地質科普的重要窗口,省博物館館藏文物達8萬件,涵蓋史前文明、民族文化等多個領域;省地質博物館則藏有3萬件古生物化石與礦物晶體,9.25米長的梁氏關嶺魚龍化石,更是被譽為“鎮館之寶”。貴州雙館以核心展品為牽引,搭配多主題展覽矩陣,讓文化IP既“吸睛”又“圈粉”。(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周文君)

編輯:趙瀅溪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