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貴陽貴安堅定不移把新型工業化作為高品質發展的首要任務,讓工業成為驅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在貴陽海信智慧製造車間,機器人僅用20秒就能精準完成75英寸電視背板的擺放。24小時內,1.7萬台電視機就能順利下線。貴陽海信自成立以來,已累計引進15家配套企業,構建起“30分鐘供應鏈圈”,本地配套率從初期的30%大幅提升至83%。
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供應鏈部部長安忠表示,貴陽海信累計引入鑫恒泰、卓英社、厚維等配套企業15家,本地化配套産品已覆蓋背板、機殼、光學模組、PCBA等32個品類。

貴州翰凱斯PIX數字製造工廠,嶄新的無人駕駛車輛整齊列陣。作為本土孵化的自動駕駛新銳力量,翰凱斯核心産品無人駕駛巴士已馳騁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貴州翰凱斯智慧技術有限公司自動駕駛運營工程師楊旗説,公司的無人駕駛小巴通過數據流實現“眼腦協同”機制,搭載鐳射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多源感測器,實時採集周邊交通環境信息,包括車輛位置、速度、行人動態以及交通信號狀態等,採集到的數據會傳送至車載智慧決策系統,實現及時而精準的駕駛反饋。
創新是貴陽貴安産業競爭力持續加碼的關鍵,更是新質生産力推動傳統産業加速蝶變的核心。2024年,貴陽市在全國101個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27位,在西部20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排名第4位,創新能力位居西部前列;目前已擁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8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6家,創新驅動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貴州貴材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衍雷説,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對企業在高精尖産品的研發,還有新賽道的科技産品研發投入上面拓寬了路徑,幫助企業往高端製造企業轉型。
“十四五”以來,貴陽貴安以“六大重點産業”為引領,加快打造具有貴陽貴安特色的産業基地。如今,“六大重點産業”已經實現從“單點突破”到“集群壯大”,增加值增速從2021年的9.7%提升至2024年的18%,佔工業總産值比重達64.7%。2025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6%,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産業增長130.9%,
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冬陽介紹,堅持推進降本增效,聚焦電池殼料、工業棒材等高端核心産品,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推動産品高端化突破,為地方經濟高品質發展貢獻貴鋁力量。
貴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金亮表示,今年1至8月實現了産值同比增長163%,其中銷量達到了7500台,今年的目標是實現200%的增長,並希望能夠達到16億元至18億元的産值。
“十四五”期間,貴陽貴安深耕園區建設,以開發區五優改革為抓手,實現全市省級開發區的滿覆蓋,如今已培育出1個500億級、9個100億級開發區矩陣,2024年開發區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92.3%。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大數據局)副局長張宇説,經開區聚焦“兩主一特”産業,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重點做好項目謀劃儲備、緊盯項目開工入庫、推動項目建設投産三個方面工作,力爭在加快補鏈延鏈招商、央企合作招商、標準廠房招商上實現大突破,取得新成效。

五年砥礪,貴陽貴安工業創新活力迸發,園區功能不斷完善,産業鏈條愈發完整,從傳統製造到智慧製造,貴陽貴安工業發展交出了一份量級突破、質效雙升的硬核答卷。(貴陽臺 孫夔 王宏尹 馮德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