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仁懷:冷鏈助力豌豆尖“新鮮”出山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11-03 15:21:00

  貴州蔬菜如何走出大山,端上大灣區市民的餐桌?在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長崗鎮,答案就藏在田間地頭那一筐筐鮮嫩的豌豆尖裏。清晨採摘、就地預冷、冷鏈直髮——依託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長崗鎮將“鮮”字做到極致。

貴州仁懷:冷鏈助力豌豆尖“新鮮”出山_fororder_村民正在採摘豌豆尖

村民正在採摘豌豆尖

  近日,在長崗鎮堰頭村的豌豆尖種植基地,一壟壟綠油油的豌豆苗長勢喜人,村民們彎腰穿梭于田間,雙手翻飛,熟練地掐下嫩綠的尖芽,不一會兒,筐裏便堆滿了新鮮採摘的豌豆尖。

  “今年豌豆尖行情非常好,每斤4.5元,我們一天摘的豌豆尖能賣500多元,而且我們摘來放路邊,村裏面會安排人來稱重裝車拉走。”仁懷市長崗鎮堰頭村村民蔡啟應説。

  剛剛從地裏採摘的豌豆尖被迅速運送到冷庫前,進行現場稱重、結算。村民張文珍將自家十幾畝土地全部種上了豌豆尖,從播種到采收全程參與,每年穩定增收兩三萬元。像她這樣的農戶,在村裏已不在少數。

貴州仁懷:冷鏈助力豌豆尖“新鮮”出山_fororder_豌豆尖打包

村民們正在打包豌豆尖

  從田間採摘到市場銷售,時間就是新鮮度的關鍵。為了把這份“鮮”鎖住,堰頭村早在2022年就建起了50噸容量專屬冷庫,並在今年投入9萬元,進一步升級改造冰瓶裝配場地。在村裏的冷庫旁,剛采收的豌豆尖被迅速送入預冷區,經過分揀、稱重後,立即裝入配有冰瓶的泡沫箱中,準備發往外地。這一系列舉措,徹底解決了高山蔬菜出山難、保鮮難的問題。

  “我們的冷庫採用恒溫保鮮技術,將溫度精準控制在0到2攝氏度,最大程度鎖住豌豆尖的新鮮度,同時,我們還擁有自己的制冰設備,配合專業冷鏈物流,能將産品直接發往粵港澳大灣區,銷量較之前提高了30%,我們采收豌豆尖這三個周以來已經銷售了9萬多斤。”仁懷市長崗鎮堰頭村黨支部書記陳瑞説。

貴州仁懷:冷鏈助力豌豆尖“新鮮”出山_fororder_豌豆尖稱重

村民將豌豆尖進行稱重

  冷鏈系統的完善不僅提升了産品品質,也催生了更多就業機會。在堰頭村新建的冰瓶裝配場地,村民蔡靜正忙著灌裝冷凍水瓶,這些冰瓶將隨貨同行,確保運輸途中持續低溫。而在新莊村的冷庫打包車間,村民徐龍美和其他務工人員正將分揀好的豌豆尖裝箱封袋,準備發往廣東等地。

貴州仁懷:冷鏈助力豌豆尖“新鮮”出山_fororder_堰頭村豌豆尖種植大景

堰頭村豌豆尖種植基地

  今年,長崗鎮在茅坡、堰頭、新莊、井壩等村集中啟用4座標準化冷庫,總容量達150噸,形成核心種植區15公里半徑內“1小時冷鏈覆蓋”網絡。在黨建引領和企業包銷協議的雙重保障下,農戶種植積極性高漲,産業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我們村的豌豆尖産業已實現從種植到運輸的全流程標準化管理,采收後立即採用高效制冰與真空包裝技術鎖鮮,再通過專業冷鏈運輸保障全程品質穩定,現與2家蔬菜供應公司簽訂供貨合同,完全滿足整個村豌豆尖的銷售需求,今年整村豌豆尖産值爭取突破500萬元。”陳瑞説。

  如今,仁懷市長崗鎮豌豆尖産業已形成“一村帶多村、多村共發展”的格局。種植規模從去年的1.7萬畝擴大至今年的2萬畝,覆蓋全鎮2300多名農戶,産業鏈條不斷延伸,從種植、采收到冷藏、運輸、銷售,全過程實現閉環管理,真正讓小小豆尖成為富民興村的大産業。(文/圖 涂順菊 蒲鑫鑫 趙宇航)

編輯:羅淼
  •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