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羅甸鳳亭鄉:生態漁業鋪就富民振興路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11-10 16:51:30

  近日,在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鳳亭鄉鳳亭庫灣的水面上,回捕工作人員協作收攏巨網,一尾尾活力十足的花鰱魚躍出碧水,銀鱗在朝陽下與兩岸喀斯特山巒相映成趣。這場生態漁業集中回捕,不僅代表著迎來了又一年的豐收碩果,更奏響了“以水養漁、以漁富民、以漁護水”的鄉村振興樂章。

  天賜稟賦:喀斯特腹地的“生態漁倉”

  鳳亭庫灣作為龍灘庫區羅甸段核心區域,2000余畝水域坐擁不可複製的生態稟賦。這裡屬亞熱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水溫 19.5℃,340天以上無霜期提供持續光照,清澈水體中浮游生物與水生植物繁茂生長,構成完整的天然餌料體系,成為魚類生長的“理想家園”。

貴州羅甸鳳亭鄉:生態漁業鋪就富民振興路_fororder_鳳亭庫灣全景

鳳亭庫灣全景  供圖 羅甸縣鳳亭鄉黨政辦

  依託這份自然饋贈,鳳亭鄉錨定“以水養魚、以魚凈水”的生態理念。2021 年,當地引進貴州省生態漁業羅甸有限責任公司發展水面生態養殖,通過持續投放魚苗構建良性生態循環——魚類攝食浮游生物凈化水體,潔凈水質反哺魚類生長,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 “硬底氣”。如今,鳳亭庫灣年均産魚約20萬斤,已成為羅甸生態漁業的核心陣地。

  科學養殖:“人放天養”養出市場爆款

  “從魚苗投放、生長監測到捕撈作業,每個環節都嚴格遵循《貴州省大水面增殖漁業管理辦法》,全程有科學標準把控。”貴州省生態漁業羅甸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朱兵指著岸邊的水質監測設備介紹。該企業堅持“人放天養”模式,不投喂任何人工飼料,讓魚類自然攝食水域內生物餌料,養出的魚肉質緊實、鮮味純正,一經上市便贏得市場青睞。

貴州羅甸鳳亭鄉:生態漁業鋪就富民振興路_fororder_捕撈漁獲

漁民展示捕撈到的魚  供圖 羅甸縣鳳亭鄉黨政辦

  借助“貴水黔魚”省級公用品牌,漁獲通過“基地直採+冷鏈配送”模式,1天內即可從庫區直達四川成都、廣東廣州、重慶渝北等多地大型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及連鎖商超,市場均價穩定在10元/斤。

  “生態品質+新鮮保障,讓我們簽下多個長期供貨合同,旺季時常供不應求,年營業收入約200萬元。”朱兵介紹,科學養殖與品牌賦能讓“生態魚”成為市場“搶手貨”。

  漁興民富:“三方聯動”激活振興動能

  “以前外出打工顧不上家,現在在家門口捕魚、管護,一個月能掙3000多塊錢,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日子越來越踏實。”正在分揀漁獲的當地村民王漢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生態漁業項目落地後,鳳亭鄉黨委、政府牽頭搭建“企業+村集體+農戶”合作模式,讓庫區周邊村民成為直接受益者。企業在日常管護、魚苗投放、回捕作業等環節優先雇傭本地村民,構建起穩定就業鏈條,帶動轄區就業20余人,年均務工收入達5萬餘元,每年固定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從“外出務工”到“就近增收”,生態漁業不僅富了村民口袋,更聚了鄉村人氣,激活了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貴州羅甸鳳亭鄉:生態漁業鋪就富民振興路_fororder_漁民合力收網

漁民合力收網 供圖 羅甸縣鳳亭鄉黨政辦

  如今,生態漁業已成為鳳亭鄉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下一步,鳳亭鄉將持續深化“企業+村集體+農戶”合作機制,擴大生態養殖規模,深挖庫區生態潛力,深化休閒垂釣和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推動綠水青山持續轉化為金山銀山,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強勁動能,繪就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壯美畫卷。(文  陳旭)

編輯:羅淼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