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向“數”借力 “土地”出力 貴州通過結構調整加快經濟恢復觀察
2020-08-13 15:03:04來源:新華網編輯:周文進責編:李佳藝

  面對抗疫、戰貧、防汛的巨大壓力,貴州採取超常規舉措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總體回穩、恢復加快、勢頭向好”的態勢。

  今年上半年,貴州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5%,較一季度回升3.4個百分點,不但實現由負轉正,增速還連續38個季度位居全國前三。記者調查發現,貴州經濟能加快恢復既因保障措施得力,更得益於近年來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效果開始顯現。

向“數”借力 “土地”出力  貴州通過結構調整加快經濟恢復觀察

  2月12日,貴州磷化集團開磷礦肥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在生産車間檢查化肥品質。近日,貴州省的化肥企業加班加點生産化肥,全力保障春耕生産所需。攝影 楊文斌 

  率先推動復工復産抓“六穩”促“六保”

  “公司一共獲得700多萬元退稅款,資金一週內到賬,效率很高,幫了大忙,有效緩解了我們在購買原料、藥劑及維修勞務費等方面的資金壓力!”貴陽開磷化肥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余家惠告訴記者,以前增值稅留抵退稅半年才申請一次,資金到賬至少需要半個月,疫情期間稅務人員主動上門,服務很週到。

  據了解,為助力企業穩步復工復産,貴陽市稅務局對全市重點推進的30個重大項目進行一對一服務,並開展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定期定額戶、餐飲住宿行業納稅情況調研,上門問困問需,摸清企業現狀,確保各類企業不折不扣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為保住市場主體,貴州省實施258條惠企政策,推進降本減負,新增減免稅收70余億元,核準企業延期繳納稅款140億元,減免社會保險費67億元,向4.5萬戶企業投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貸款1301億元。

  為暢通復工復産的産業循環、市場循環、資金循環,貴州于2月15日起在全國率先全面取消省內防疫“關卡”、恢復交通秩序,開展政銀企融資對接、農業工業産銷對接等系列活動,2月底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重大項目全部復工復産。

  為保住就業,貴州省制定了“八個一批”措施,新開發産業崗位、公益性崗位43萬個。建立全省勞務就業扶貧大數據平臺,運用大數據手段推動人崗精準匹配,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和邊緣戶有勞動力家庭1戶1人以上穩定就業,幫助148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在省外務工就業,工資性收入不減少。

  上半年,貴州城鎮新增就業35.17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超過60%,同比提高了2.5%,7萬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萬餘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和7.1%。

向“數”借力 “土地”出力  貴州通過結構調整加快經濟恢復觀察

  6月17日,工人在貴州建隆公司車間內生産電動車。攝影 盧志佳 

  向“數”借力 穩住工業基本盤

  記者近日走進貴陽吉利智慧工廠看到,機器手臂已完全取代了流水線工人,整個製造過程實現了自動排産調度、自動跟蹤預警、故障自動推送,大數據技術已融入到整車生産的各個環節。

  貴陽吉利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豪告訴記者,工廠的整體自動化率已達75%,通過數字化虛擬工廠可解決生産前期90%以上的核心技術問題,工藝流程更加合理,大幅縮短了産品研發週期,降低了生産成本。

  貴州工信廳副廳長敖鴻介紹,2016年以來,貴州省通過“千企改造”“萬企融合”等行動,帶動了3900多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融合。

  位於貴安新區大學城雙創園的“數據寶”是一家從事國有數據資産增值運營的服務商,受疫情影響,其酒店、物流等行業客戶業務銳減,但該公司抓住傳統産業轉型到線上的機遇,開發了銀行、保險、汽車等新客戶,上半年的總體銷售額同比增長了一倍。

  疫情發生以來,在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有不少像“數據寶”這樣的大數據企業依託自身技術優勢,開發和催生了一系列基於疫情防控大環境下的新産品、新服務。上半年貴州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93.5%,電信業務總量增長42.8%。貴安新區生産的華為手機累計出貨量突破1億台。

  “大數據産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成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增長極。”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馬寧宇説,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4年排名全國第一、吸納就業增速連續2年排名全國第一,大數據已成為貴州市場主體增長最快的領域。

  據貴州省發改委介紹,通過對1000余戶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加大工業投資等措施,貴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一季度負1.9%提升到上半年1.4%。同時,貴州省通過實施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8%。

向“數”借力 “土地”出力  貴州通過結構調整加快經濟恢復觀察

  7月2日,在位於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臥龍村的皇竹草種植基地,農民在收割皇竹草(無人機照片)。攝影 蔣成 

  “土地”出力 農業跑出加速度

  翻開貴州經濟上半年“成績單”,農業的表現格外搶眼: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5.4%,高出全省增速近4個百分點;第一産業的産值增速與投資增速均遠高於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長7.1%,高於3.7%的全國平均水準。

  “農業的強勁增長為全省經濟增長出了大力,農村産業結構調整的成效在持續顯現。”貴州省統計局副局長彭龍介紹,兩年來,貴州深入推進農村“産業革命”,大力調減低效作物,重點發展蔬菜、茶葉、刺梨等12大農業特色産業,提高了土地産值,增加了農民收入。

  鍾山區保華鎮奢旮村的脫貧戶馬科明是貴州省較早嘗到産業結構調整甜頭的農戶之一。2018年他就利用村幹部幫忙協調的10萬元創業貸款辦起了養豬場,今年不到半年時間就賺了5萬多元。今年他還流轉了40多畝土地種植烤煙,按照往年行情,能獲得收入7萬元以上。

  “只要肯動腦筋能吃苦,不愁找不到發家門路。”馬科明説,以前只會種點玉米,想掙錢只能去外面打工,現在村裏掙錢的方式比以前多了,可以自己創業,不想創業也能在村裏的産業基地裏找到活路,“今年請工人收煙葉的勞務費就有5萬多元”。

  “農村産業結構調整,既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長遠之計。”貴州省委主要負責人認為,産業結構調整喚醒了貴州千年沉寂的土地,貴州農村正在發生歷史性的深刻變化。(記者李銀 潘德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