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貴州安順:共享共建宜居美好家鄉
2021-12-03 18:15: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展淩責編:周經韜

  11月30日至12月2日,安順市舉行“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宜居鄉村看安順”主題宣傳系列活動,來自中央、貴州省、安順市新聞單位及全國知名網站的媒體團,深入安順市8個縣區採訪,宣傳展示安順宜居鄉村創建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效,營造安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良好輿論氛圍。

  關嶺自治縣坡貢鎮凡化村離黃果樹風景名勝區僅有8公里,被稱為“黃果樹的後花園”,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山清水秀。走進凡化村,隨處可見石墩木椅,隨處可聞鳥語花香。

(原創)貴州安順:共享共建宜居美好家鄉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1203172053

凡化村獨具特色的壁畫

  “這是我們利用廢棄竹筒做成的裝飾品,既美觀又獨具意義。”凡化村村支書陳新指著房屋門前的竹筒物件向採訪團介紹,為體現凡化村歷史文化底蘊,村裏專門收集廢棄物件做成裝飾品,村民們還捐贈石墩木椅等,積極參與鄉村改造,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原創)貴州安順:共享共建宜居美好家鄉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1202232746_副本

利用廢棄竹筒做成的裝飾品

  在宜居鄉村建設過程中,凡化村保留有價值的古建築,採取“修舊如舊”的方式,維護古建築歷史風貌,並積極發展旅産業,打造特色民宿,引導村民在房前屋後栽種綠植鮮花,在庭院裏建設家庭菜田,並鼓勵有條件的農戶開辦農家樂。

  如今的凡化村,正大力發展花椒、生薑種植,並積極推出“凡化毛肚火鍋”,目前在外發展的“凡化毛肚火鍋”達80余家,年産值達7000萬元,力爭打造出叫得響、擦得亮、有特色的美食品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同時,凡化村“兩委”積極引導在外經商的村民,成立鄉村振興顧問團,幫助打造凡化宜居鄉村。凡化村鄉村振興顧問團成員鮑翔説:“村裏出臺村規民約,全力打造宜居鄉村,環境越來越好,鄉風文明進一步提升,我們也對凡化村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

  自開展宜居鄉村創建工作以來,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持續發力,共開展宜居鄉村創建行政村31個,涵蓋全區所有自然村(居),其中最為突出典範的便是盔林甲村。“現在村裏的變化一年比一年大,環境和衛生條件都變好了,村民的素質也提高了,我每天逗鳥、養花,生活很愜意,感謝黨和政府。”盔林甲村74歲的村民王鳳朝開心地説。

(原創)貴州安順:共享共建宜居美好家鄉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1203170231

盔林甲村一角

  過去,盔林甲農戶多沿山沿路建房,按照因地制宜、規劃先行、彰顯特色的建設思路,盔林甲村將宜居鄉村建設與易地搬遷、康養旅遊深度融合,建設集“老年康養+民宿風情+生態種植+農業親子休閒觀光娛樂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綜合體,形成盔林甲村山地農業發展樣板點。在2021年安順市宜居鄉村創建工作驗收評比中,盔林甲村以總分第三名的好成績,先後獲得安順市、黃果樹區“宜居鄉村創建先進村”榮譽,安順市“宜居鄉村·美麗庭院”示範村。

  “宜居鄉村創建工作,對旅遊工作是一種提升和帶動,擦亮了黃果樹旅遊區對外旅遊窗口,豐富旅遊業態。”黃果樹旅遊區農牧水中心主任張建表示,下一步,黃果樹旅遊區將打造泛黃果樹旅遊圈,通過宜居鄉村打造,延長黃果樹旅遊鏈條,讓周邊村寨都享受到黃果樹旅遊紅利。

  走進普定縣化處鎮化處社區,潔凈的路面,車輛往來有序,整齊規範的農貿市場,群眾悠閒漫步,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自開展宜居鄉村創建工作以來,我們積極營造全民參與創建的氛圍,截至目前,化處鎮共發動一萬一千六百多戶參與創建工作。”化處鎮鎮長王碧磊説。

(原創)貴州安順:共享共建宜居美好家鄉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1202233102_副本

化處鎮焦家村的壁畫 

  在宜居鄉村創建的大力實施下,化處社區通過開展新增、修復、美化人行道,規範整理農貿市場,新建停車場,取消道路兩邊停車位等措施,讓道路更加寬敞,有效解決道路擁堵問題,並引導村民對庭院進行提升美化改造,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我這個攤位是免費使用的,農貿市場整理後,環境變好了,衛生條件也得到改善,生意也有提升。”化處社區農貿市場攤主馬賢妮對宜居鄉村創建工作讚不絕口。

  化處鎮居委會網格長姜德秀表示,現在周邊居民的思想覺悟都有提升,衛生方面也越來越規範,社區變化非常大。

(原創)貴州安順:共享共建宜居美好家鄉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1202233115_副本_副本

化處鎮焦家村一角 

  下一步,化處鎮將常態化開展宜居鄉村創建工作,積極引導更多百姓參與,共享共建宜居美好家鄉,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羅淼)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