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視頻             直觀中國       |      老外在貴州       |       熱點專題       |      Hi,貴州!     
奔向更美好的日子——貴州省切實增強脫貧地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06-21 09:04:17來源:貴州日報編輯:羅淼責編:石麗敏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為了踐行這項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實現了92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92萬人搬出大山,減貧人數、易地搬遷人數均創造了全國之最,撕掉了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簽。

  當下,圍繞新國發2號文件賦予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戰略定位,貴州正保持脫貧攻堅的勁頭,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增強脫貧人口發展內生動力,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搬出大山,共建共享發展資源

  6月18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40週年慶祝大會在興義市隆重舉行。看著黔西南州4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回想起那段動員易地扶貧搬遷的經歷,晴隆縣三寶街道新塘社區副主任楊佩勳激動不已,“當初搬家的決定是對的,群眾們真的過上了好日子”。

  楊佩勳和這些新市民一樣,老家都在三寶彝族鄉,地處滇桂黔石漠化連片特困地區,2014年貧困發生率仍高達59%。他至今還記得,兒時常和父親去鄰鄉親戚家借包谷維持生活,大部分村民的房屋幾乎都是“挂在半山腰”,有人還因交通閉塞硬是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為了破解“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困境,2017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決定對三寶彝族鄉實行整鄉搬遷。時任三寶彝族鄉幹塘村黨支部書記的楊佩勳和全鄉黨員幹部一起,挨家挨戶動員全鄉6000多名群眾搬到縣城裏的阿妹戚托小鎮。

  自從搬出大山後,37歲的羅梅花生活大變樣:一家5口人“拎包”住進了一套兩廳四室的寬敞新居,自己從一名種地的農民變成了訓練有素的酒店服務員,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3個孩子就在旁邊的學校唸書。她笑稱:“現在的生活比過去幸福一百倍!”

  如今,醫療保障做到全覆蓋、子女實現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部就近入學、産業園區提供多類別就業崗位……一個個搬遷群眾期盼的美好願望得以實現,讓他們公平享有公共資源和社會福利,獲得均等的生存發展機會。

  易地扶貧搬遷是貴州最具標誌性意義的脫貧攻堅“頭號工程”,改變了192萬人的命運。當前,貴州用高品質發展統攬“十四五”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牢牢把握新國發2號文件的機遇,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組團幫扶,放飛苗寨逐夢青春

  6月中旬,在貴陽市南明區李端棻中學,七年級學生潘雪菲適應了新的學習環境,積極參加課外興趣活動。

  來自從江縣丙妹鎮大歹村的潘雪菲,在去年秋天小學畢業後,得到省紀委省監委、省教育廳等部門的結對幫扶,與村裏其他9名孩子一起,來到省城上中學。

  潘雪菲曾就讀的大歹小學,過去是個校舍破舊、師資不足的村級教學點,只設一二年級,村裏的孩子需要輾轉多個教學點才能讀完整個小學。

  實施教育扶貧,讓大歹村的孩子享受到了優質教育。

  2019年,由澳門基金會出資3000萬元興建的大歹小學正式啟用,同年11月,貴陽市南明小學派專人到大歹小學開展“組團式”教育幫扶。

  如今,大歹小學已經蝶變成一所擁有教學樓、宿舍樓、塑膠跑道等設施齊全的學校,教師也從原來的3人擴展到了30多人,家長們為此樂開了花。

  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最重要的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連年壓縮黨政機關行政經費用於教育精準扶貧。2021年,貴州省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5.5%,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扶上馬,送一程。“十四五”時期,貴州省將嚴格落實過渡期“四個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為脫貧地區鞏固脫貧成果保駕護航。

  壯大産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初夏時節,正是獼猴桃生長的關鍵時節。走進水城區米籮鎮俄戛村獼猴桃産業基地,村民正忙著給獼猴桃套袋,為秋天的豐收做足準備。

  “以前由於缺技術、缺資金、缺平臺,想賺錢只能靠做夢。”説罷,俄戛村村民李如明話鋒一轉:“現在不一樣了,我不僅每月有3000元固定收入,年底還能拿到土地租金和管理技術入股分紅,一年下來也有五六萬元收入。”2015年脫貧的李如明一家,如今靠獼猴桃産業,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作為最早一批進駐米籮鎮發展獼猴桃産業的企業,貴州潤永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獼猴桃基地面積從最初的幾百畝發展到了現在的6300余畝。還培養了近200名固定技術工人,覆蓋帶動了周邊1000多戶3000余人共同發展獼猴桃産業。

  興産業、促就業。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之後,貴州省圍繞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通過推動特色産業發展、拓展就業增收渠道等方式,讓脫貧群眾未來生計有著落,持續增收有門路,確保廣大農民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更有奔頭,幫助脫貧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

  “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立足新起點,全省幹部群眾從偉大勝利中汲取力量,持續推進脫貧地區高品質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推動鞏固脫貧成果上臺階、鄉村振興開新局,努力繪就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生動畫卷。(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藍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