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年禁漁 讓母親河休養生息
來源:湖北日報  |  2020-10-13 10:09:30

  閱讀提要

  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全面實行禁捕退捕。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作為長江禁漁的主戰場,湖北不容有失。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立法驅動,制定路線圖、時間表,壓茬推進,確保10月底前水域全面禁捕,12月底前漁民全面安置。未雨綢繆,化挑戰為機遇,湖北省水産部門與科研機構積極行動起來,加緊繁育馴化長江魚種,推進人工精養魚池養殖,讓人工繁育江鮮早日走上百姓餐桌,讓水産大省風采依舊。

  萬里長江,奔流不息,哺育了華夏文明。

  為全局計、為子孫謀。長江生態保護的又一個歷史性壯舉即將開啟——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全面實行禁捕退捕。

  這項政策意義何在?世世代代的漁民生計怎麼保障?湖北將如何作為?10月12日,面對社會關注的話題,省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禁漁十年刻不容緩

  長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是人類天然的基因寶庫。目前已經查到,長江分佈有4300多種水生生物,魚類有424種,其中長江特有的魚類就有170多種。

  雖然與人類共享一個地球,然而,受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化,生物多樣性指數持續下降,珍稀特有物種資源全面衰退,白  豚、白鱘、鰣、鯮等物種已多年未見,中華鱘、長江江豚等極度瀕危。

  生態破壞不僅危及長江水生生物種群繁衍,漁業生産也受到嚴重影響。據統計,目前長江主要經濟魚類的種苗發生量已由最高年份的300億尾下降至最低2億尾,許多流域甚至出現“無魚區”。長江漁業捕撈産量由上世紀50年代的每年40多萬噸,下降到現在的每年不足10萬噸,基本失去了經濟價值。

  保護長江生物種群資源,維持長江整體生態平衡,已經刻不容緩。

  “此前,長江也開展過季節性、局域性的禁捕,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沒有從根本上緩解長江生物資源衰退和生物多樣性下降危機。這一次,中央下決心從源頭上進行十年全面禁捕,這是從頂層設計上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關鍵之舉。”湖北省禁捕辦副主任王海濤説。

  “十年”禁捕時間是否太長?專家表示,長江主要經濟魚類性成熟的時間是3年至4年,10年禁漁,將有2至3個世代繁衍,魚類的種群數量能得以較好恢復。

  湖北在全國率先立法

  長江是湖北人的母親河,母親病了,為她療傷,兒女責無旁貸。湖北是長江禁漁的主戰場。長江流經10多個省份,其中湖北最長,漢江也是長江第一大支流,禁漁範圍包括1061公里的長江幹流、858公里的漢江幹流和83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捕水域面積近千萬畝,在整個長江流域禁捕退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長江禁捕,湖北不容有失。”王海濤説。

  目標已定,貴在落實。湖北提高政治站位,在全國率先立法驅動,切斷退路。7月24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長江漢江湖北段實施禁捕的決定》。根據《決定》,長江幹流湖北段上起巴東縣官渡口鎮,下至黃梅縣小池口鎮,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起至2030年12月31日24時,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産性捕撈。

  長江禁捕退捕是一項系統工程,須按責任書、路線圖、時間表統籌,壓茬推進。今年以來,湖北省成立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由省長任組長,4位副省級領導任副組長,跟進指導、檢查督導。按照“10月底前水域全面禁捕,12月底前漁民全面安置”的時間表,禁捕退捕工作被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和河湖長制等目標任務考核體系,實行一週一調度、一月一會商、一年一考核。由農業農村部門牽頭,財政、人社、公安、市場等部門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部門協作機制和行業分級負責制,各司其職、團結協作。

  禁捕退捕任務重、工作緊、壓力大,一方面全力推進各項工作,一方面湖北省高懸督查之劍,開展多次專項巡查,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帶隊赴沿江市縣,就漁民安置保障、轉産就業、船網回收、“三無”船舶清理、漁政執法能力建設及地方資金配套等,開展專項督查,對發現的問題,通過約談、通報、掛牌督辦的形式,督促地方限期整改。

  讓退捕漁民退得出穩得住

  禁捕之難,難在漁民上岸之後如何謀生?妥善安置漁民轉産就業,事關長江禁捕退捕的成敗。

  為全面摸清漁民漁船底數,全省發動各級幹部3.5萬人次,深入社區、村組、漁港、碼頭全面排查,做到每戶必核、每證必查、每船必驗。今年8月1日,通過登記造冊、公開公示、省市縣鄉村五級審核,精準鎖定退捕漁船16818艘、退捕漁民32226人。截至目前,全省退捕漁船回收率達100%,提前完成國家核定的船網回收任務。

  真金白銀解決退捕漁民生計。近3年來,省財政累計籌資17.6億元,支持94個縣市區開展長江禁捕。其中,一次性補助13億元,用於縣市區統籌收回漁民捕撈權和專用生産設備拆解報廢,資金直接發放到退捕漁民手中,做到應補盡補。

  為了讓漁民退得出,穩得住,全省各地統籌使用油價補貼、社會保險、就業幫扶、水資源保護、上岸安居等專項資金,用於退捕漁民臨時生活補助、社會保障、職業技能培訓等相關工作。並且,湖北省通過發展産業安置一批、務工就業安置一批、支持創業安置一批、公益崗位安置一批,“四個一批”的方式幫助漁民就業創業。截至目前,退捕漁民中,勞動年齡內有就業能力及就業意願的20873人,已完成轉産就業20457人,佔比98.01%。符合參保條件的退捕漁民已有30238人參保,參保率達94.69%。並且,政府對退捕漁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部分給予補貼,其中專業漁民參照所在市州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補償標準確定,兼業漁民每人每年繳費補貼標準不低於2000元。

  與此同時,作為全國水産養殖大省,長江禁捕對湖北省水産業發展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湖北省水産與科研部門未雨綢繆,正在大力推進全省精養魚池養殖。中科院水生所、華中農業大學、省水科所加緊進行水産科研工作,已經成功繁育馴化出中華沙塘鱧、銅魚等6個優質長江魚品種,讓人工繁育的江鮮走上百姓餐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瓊瑤 見習記者 劉澍森 通訊員 雷良偉)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