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1.5萬名易遷戶安置在一個社區
來源:湖北日報  |  2020-11-02 11:44:08

  編者按

  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又名“香菇小鎮”,是湖北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在這裡,鄖陽區集中安置1.5萬名易遷戶,配套建設香菇生産基地和襪業扶貧工廠,把農民轉化為産業工人、把農特産品轉化為商品,初步實現了“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香菇小鎮的建設和發展經驗,為全省扶貧攻堅提供了有益啟示。本報推出系列報道《聚焦香菇小鎮》,敬請關注。

  漢江畔,秋日西沉。

  十堰鄖陽香菇小鎮,老人在涼亭裏曬著太陽嘮家常,樓棟口有人拉二胡;孩子們放學了,嘰嘰喳喳地跑出校門。

  香菇小鎮是湖北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165棟樓房,安置著鄖陽區18個鄉鎮的易遷對象4237戶、15380人,配套建設千畝香菇生産基地和襪業扶貧工廠。

  為何把這麼多易遷戶集中到一起?土地怎樣調配?建設資金如何籌措?10月下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進行了蹲點調研。

  不能從一個窮窩搬到另一個窮窩

  “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在一些貧困地區,易地搬遷、發展新産業是脫困的最佳選擇。

  “挪窮窩”的第一條,就是要找到合適的地方,安置貧困戶。

  鄖陽區地處秦巴山區腹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為支持丹江口水庫建設,2次搬遷、3次移城,淹沒農田25萬畝。土地缺乏是易地搬遷的第一道難題。

  在鄖陽區葉大鄉,流傳著一個“段子”:一位農民有7塊地,耕完6塊,最後一塊找不著。細看,原是被一頂草帽蓋住了。

  這是當地農民對缺田少地的自嘲。

  葉大鄉有1000多戶易遷戶,找遍全鄉,沒有一片能容納20戶易遷戶的合適地塊。

  葉大鄉的情況,在鄖陽區十分普遍。

  鄖陽區有易遷戶22199戶、63495人,數量居全省前三。

  在土地匱乏的情況下,若分散安置,需開山挖石,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巨大,而且只能暫時改變生存條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增收、穩定脫貧問題。

  “不能從一個窮窩窩搬到另一個窮窩窩!”一個大膽的想法萌生:跳出原鄉鎮,全區大集中。

  同步謀劃扶貧産業

  決策既定,選址何處?

  最初的4個備選鄉鎮均被否,有的離城區太遠,有的區域狹窄。

  打開鄖陽地圖,環漢江庫區,僅余東北角尚存空白,那是規劃中的科教小鎮。實地勘測後,區委區政府十分滿意:距城區8公里,下臨漢江,呼北高速從旁邊經過,開闊的山場適宜發展生産。

  易遷戶搬遷採取自願報名方式。起初,只有兩三百戶報名;隨著選址確定,開始施工,報名戶數一路增加;等到棟棟高樓拔地而起,越來越多的易遷戶要求入住,最終達到4237戶。

  在確定易遷地址的同時,鄖陽區謀劃扶貧産業。

  配套産業選擇上,鄖陽首先瞄準香菇。當地是傳統香菇産區,老百姓有種植經驗。

  2017年8月,香菇生産基地率先開工。年底,建成大小菇棚2000余個,300余戶易遷戶住進政府搭建的窩棚,試種香菇。當年,鄖陽遭遇雪災,香菇産量受到影響,300易遷戶戶均增收約2萬元。至2019年,香菇小鎮已有500多戶居民種香菇300萬棒,戶均增收3.2萬元。

  種香菇技術門檻不高,適合中老年人,年輕人幹啥?2018年,借東南沿海産業轉移之機,鄖陽引進上海東北亞新公司,在香菇小鎮建成湖北棉夥棉伴智慧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發展襪業,直接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

  經濟賬和民生賬都划算

  2017年11月動工,2018年年底完工,香菇小鎮易遷安置區建設居民樓165棟,2019年5月全部入住。

  據介紹,香菇小鎮總投資13億多元。其中,國家和省級扶貧資金近9億元,鄖陽區投入近5億元。包括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和土地、勞動力資源,以及社會資本投資。

  對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來説,5億元不是一個小數目。這麼大的投入,划算嗎?

  鄖陽區認為:划算!

  先算經濟賬。

  相比分散安置,集中安置可節省約5億元的水電路、醫療、教育等配套建設投入。隨著香菇小鎮建成,周邊地塊成為投資熱土。據介紹,小鎮周邊1600畝土地,一半規劃為商業用地,一半規劃為工業用地,目前總估值約10億元。一家深圳企業以每畝120萬元的價格簽下200畝土地,開發房地産項目。還有幾家企業正在考察,計劃投資康養産業。

  再算民生賬。

  2020年9月,香菇小鎮進行一次就業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社區有約8500名適齡勞動力,其中2200人在社區內就業,包括香菇産業吸納約1200人、襪業企業吸納約500人。社區外,在十堰市內就業約1800人,十堰市外省內就業約2100人,省外就業約2300人,整體就業率超過85%。

  社區黨委書記衛衍武介紹,小鎮內建有幼兒園、衛生院、福利院,九年一貫制學校正在加速建設,同時,規劃建設商業步行街、組建專業勞務公司,多途徑拓展用工崗位,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就業、創業。

  “人口做加法,投資做減法,換來綜合效益做乘法。”鄖陽區委書記孫道軍表示,香菇小鎮人口集中、資源密集,將易遷對象從村民變成居民,將有效阻隔貧困的代際傳遞。(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富春 戴文輝 饒揚燦)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