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個外國留學生團隊參觀抗疫展有感而發——“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令人讚嘆”
26名外國留學生參觀抗疫展。(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0月28日下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6名外國留學生身著印有“感謝武漢”英文字樣的紅色文化衫,走進“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疫展館。
這是抗疫展開展以來,迎來的首個外國留學生觀展團隊。
一張張膚色各異的年輕臉龐來自於埃及、也門、迦納、巴基斯坦、乍得等多個國家,他們和中國師生代表組成“感知中國·英雄之城學習訪問團”到訪武漢,抗疫展是此次武漢行的第二站。
“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向全世界無私分享抗疫經驗”
“這些簽滿名字的防護服都是當時醫護人員真正穿過的嗎?”“這臺大吊車真的是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時用的?”
觀展過程中,留學生們不斷提出問題,講解員陳柯如全程陪同講解。
在“團結協作、命運與共”展區,一面墻的熾熱“中國紅”吸引留學生們駐足凝望。
“這是我的國家在為武漢加油!”“我看到了我們國家領導人對中國的感謝。”
留學生們被展板上的圖片吸引,熱烈討論。
“疫情面前,互幫互助,攜手與共才是人類前進與發展之路。”乍得籍研究生以思繆説,他感謝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全世界無私分享抗疫經驗,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能夠學習中國的抗疫經驗,共同早日戰勝疫情。
在以思繆的倡議下,留學生們以“團結協作、命運與共”為背景,拍下合影。
結束參觀之際,他代表訪問團,將一件嶄新的紅色文化衫,送給展館作紀念。
“這是專門為此次武漢之行設計的文化衫。”訪問團領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部部長陳浩介紹,文化衫背面的圖案,是黃鶴樓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標誌性建築鐘塔拼接成的建築簡筆畫,象徵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武漢人民心連心。
陳浩説,這些留學生就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電子工程、計算機等專業,在中國學習時間從1年到6年不等,共同之處是都熱愛中華文化,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疫情期間他們一直留在中國,“他們非常配合中國政府和學校的防控工作,還積極參加疫情期間學校的志願服務工作。他們多次向老師表達‘疫情結束後想去武漢看看’的想法。”
“學習中國朋友們積極勇敢面對危機的態度”
近萬平方米的展廳,1000余件實物、1100余張照片、6000多項展覽要素全景再現抗疫歷程,讓留學生們直呼震撼。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中國人面對疫情時的樂觀心態和奉獻精神。在武漢看到聽到的這一切,我都迫不及待要跟所有人分享,讓大家了解真實的中國、真實的中國人、真實的中國精神是怎樣的。”以思繆説。
“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令人讚嘆!”回到學校後,留學生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抒發感受。
以思繆在朋友圈中用中文寫道:“在中國我們不僅學習到文化知識,更多的是與人相處之道,學習中國朋友們善良、勇敢和積極面對危機的態度,在疫情面前依然保持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奉獻精神,也讓我們感受到文化精神的另一種傳承。”
來自也門的朱奈德寫道:“展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能深刻地了解中國抗疫精神。”
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葛來蘇寫道:“感謝武漢人民作出的犧牲,我從武漢保衛戰中認識到團結的價值和力量。”
在武漢期間,留學生們還先後前往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和長飛光纖等醫院、高校及企業參觀訪問,了解疫情期間的抗疫故事。
“武漢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和決戰決勝之地,是了解中國制度優勢和偉大抗疫精神的最佳窗口。”陳浩表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