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戲首次亮相武漢“戲碼頭”
來源:武漢晚報  |  2020-11-05 09:26:17

五音戲首次亮相武漢“戲碼頭”

《珊瑚》演出現場。記者許魏巍 攝

  人們印象中的齊魯大地遼闊寬厚,卻在此孕育出柔美秀麗的五音戲。11月4日,淄博市五音戲劇院攜劇目《珊瑚》首次造訪武漢“戲碼頭”,在琴臺大劇院與江城戲迷見面。

  來自北方的柔美聲腔以反差美打動95後

  五音戲,是山東省濟南、淄博及周邊地區的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此次由淄博市五音戲劇院創作排演亮相武漢的《珊瑚》,是五音戲創作的典型題材——“聊齋題材”。該劇根據《聊齋志異》同名小説改編,通過荷仙珊瑚與凡間畫匠安大成的愛情故事,以及珊瑚與婆婆、弟媳等人的情感糾葛,描繪人倫百態,傾情褒揚愛與美、善與真、情與孝。

  “人們印象中的山東,是豪氣萬丈的氣質,但五音戲卻是柔美的,與南方觀眾的審美有相通之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五音戲名家呂鳳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道,擁有400年曆史的五音戲,雖是“小劇種卻有大氣象”,不僅成為首批被認定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當地頗有群眾基礎,其與發源地形成“反差美”的魅力,也更新了大眾對於山東地區傳統戲曲的想像。

  3日,一場頗具新意的五音戲普及知識講座在琴臺大劇院舉行,雖不是熟悉的主題,劇院內仍迎來30余位熱心觀眾。其中不乏95後的年輕人,平日裏他們就是文化沙龍的追隨者,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戲曲,卻被優美的唱腔打動。現場,他們絲毫不怯場,積極熱情地登臺,跟隨五音戲演員學習五音戲身段、臺步等。原計劃1小時結束的講座,在觀眾們的再三請求下延時,年輕人表示“從此愛上了戲曲,要和朋友結伴來現場看演出。”

  各路小劇種造訪“戲碼頭”江城戲迷樂於“嘗鮮”

  事實上,武漢這座戲韻悠長的“戲碼頭”,從不缺少類似五音戲這樣小劇種的造訪,而每一次小劇種的造訪也都在武漢邂逅了熱情的戲迷。

  2017年起,中華優秀地方劇目展演亮相琴臺大劇院,連續三年的舉辦,不僅有京劇、崑曲、黃梅戲等大劇種,還迎來評劇、廬劇、河曲二人臺、晉劇等不太常見的戲曲劇種。此外,已經連續舉辦八屆的武漢“戲碼頭”中華戲曲藝術節上,更有瓊劇、錫劇、藏戲、桂劇、滇劇、黔劇、閩劇、花燈戲、高甲戲、梨園戲等相繼登臺,讓一貫愛戲、懂戲的武漢“戲碼頭”的戲迷也大呼“漲知識”。

  2019年,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的梨園戲亮相武漢“戲碼頭”,這種有著800年曆史,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戲曲劇種,上演當天吸引了不少戲迷來劇場“打卡”。其中,既有此前曾專程去泉州看梨園戲的武漢戲迷,也有來自湖南、上海的外地戲迷在漢一飽眼福。

  《珊瑚》演出當晚,不少平時愛聽小劇種的戲迷來到現場,就為“嘗個鮮,漲漲見識”。(武漢晚報記者 梅冬妮)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