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曹禺文化周開幕式暨中國梅花獎藝術團曹禺故里行戲曲晚會(現場劇照之一)。(通訊員 關洪磊 攝)
第四屆曹禺文化周閉幕式暨湖北戲劇“牡丹花”下基層文藝晚會。(通訊員 田永祥 攝)
閱讀提要
11月13日晚,第四屆中國(潛江)曹禺文化周圓滿落幕。一週時間裏,21場重點文旅活動次第上演——14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同臺亮相,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藝術院團輪番獻藝曹禺大劇院,規劃面積5.5平方公里的曹禺文化旅遊城揭牌……
潛江是戲劇大師曹禺先生故鄉。近30年來,潛江市持續深入發掘曹禺文化內涵,先後與省文化旅遊廳、省文聯等承辦四屆曹禺文化周,致力打造“中國戲劇之都”、發展文旅融合産業,形成曹禺文化和相關産業的同頻共振現象。
盛會再掀曹禺文化熱潮
“你對我微笑著,沉默不語。而我覺得,為了這個,我已等候了很久。”
第四屆曹禺文化周上,潛江市委主要負責人用著名詩人泰戈爾的這句詩,歡迎遠道而來的賓朋。
從第一屆開始,曹禺文化周即由中國文聯和湖北省政府共同主辦。16年來,曹禺文化周已成為深受歡迎的高規格文化盛會。
本屆活動一開場,即以恢宏的氣勢奪人眼球——14位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同臺表演,越劇、崑曲、京劇、秦腔、川劇、黃梅戲、湖北花鼓戲名段一一上演。
短短一週,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個省市的演員,省內外8所高校的演出團隊齊聚潛江,讓潛江的夜空星光璀璨。
“《牡丹亭》《女駙馬》《打神告廟》都是有名的唱段,這次名角們都唱了,感覺太幸福了!”79歲的老戲迷吳本珍高興地説。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演員,用誦讀、詩歌、舞蹈等多種形式,演繹曹禺經典作品,掀起曹禺文化熱潮。
“本屆曹禺文化周舉辦了曹禺國際學術研討會,8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因為疫情原因,日本、保加利亞、馬來西亞等4國專家進行了視頻交流。”潛江市文化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宋帆説,近10多年來,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潛心研究曹禺文化,英國利茲大學、德國海登海姆市曾組團來到潛江交流。11月8日,潛江成立了曹禺戲劇國際交流中心,旨在實現曹禺品牌的“國際化”。
文化與産業同頻共振
潛江北依漢水,南臨長江,被譽為水鄉園林、中國小龍蝦之鄉。潛江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楚王好細腰’的典故,就發生在潛江龍灣的章華臺。曾有作家創作長篇歷史小説,詳實演繹這一千古流傳的故事。”宋帆介紹。
每年5月至10月,到潛江吃龍蝦的食客絡繹不絕。來自潛江龍蝦城的數據,去年他們共接待食蝦客150萬人次。
如此之多的食蝦客,過去沒有充分轉化為遊客。有些外地人來到潛江,吃完蝦後轉身就走了。
曹禺文化周的舉辦,進一步激活了潛江的文旅資源。特別是卓爾集團的入駐,帶火了潛江文旅産業。
受潛江濃厚的曹禺文化、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卓爾集團去年11月牽手該市,啟動曹禺文化旅遊城及返灣湖國家濕地公園等3個項目,投入鉅資打造江漢平原文化旅遊新高地。
曹禺文化旅遊城規劃面積5.5平方公里,包括曹禺公園、世博湖北館新館、曹禺大劇院及戲劇小鎮等。今年國慶期間,世博湖北館新館、律動音樂水幕秀煥彩迎客,一個月時間接待遊客2萬人次。10月2日,世博湖北館新館3次達到限流峰值,不得不暫停預約,疏導客流。
11月8日,曹禺文化旅遊城揭牌,戲劇小鎮奠基。全新改造的曹禺紀念館開放,幻象劇場、多景象多媒體互動裝置、透明全息成像、聽覺交互體驗等創新展項,帶來沉浸式展覽空間,讓參觀者驚喜不已。
預計明年5月初,返灣湖國家濕地公園客服中心、生態酒店對外開放。屆時,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放慢腳步,從另一個角度感受曹禺故里的驚艷。
潛江市文聯主席李平表示,“文旅産業的勃興,反過來又帶動曹禺文化的傳揚,二者形成同頻共振、齊頭並進之勢。”
30年傳揚曹禺文化不間斷
“我走過不少地方,沒有一處使我感到這是我的故鄉,是我的父母之邦……我認識許多人,聽過許多熟悉和不熟悉的聲音,但沒有一處使我感到如此親切,如此動心,像‘潛江人’這三個字,使我從心裏覺得溫暖、明亮。”
曹禺先生散文《我是潛江人》中的這段話,傳遞著深深的故鄉情結。走到曹禺紀念館,一進門的玻璃櫃裏,珍藏著這篇散文的手稿。1989年,曹禺在病床上寫就這篇文章。在此前後,潛江市開始了對曹禺文化的發掘,至今約30年從未間斷。
2004年,是中國戲劇史上有著里程碑意義的話劇《雷雨》創作70週年。中國文聯和湖北省政府決定,在潛江聯合舉辦曹禺文化周。此後,曹禺文化周接連辦了四屆。潛江市領導先後換了多屆,但傳承和發揚曹禺文化的力度有增無減。
近30年來,潛江市持續投入,建成曹禺大劇院、曹禺戲樓、曹禺公園、曹禺紀念館、梅苑和曹禺祖居、中國劇協曹禺劇本獎創作基地、中國劇協梅花獎藝術交流中心等場館。
每天夜晚,曹禺大劇院熠熠生輝,梅苑古街、梅花島曹禺祖居霓虹燈閃爍變幻,與蘆洑寶塔、世博湖北館、星光橋相映生輝。市民在這裡休閒娛樂,在歡樂中接受文化的滋養。
近年來,潛江在文化設施建設方面投入近30億元。今年開始,市財政每年列支1000萬元文化産業基金,助推文化品牌創建和文化産業發展。通過大手筆投入,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宋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