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鐘攜手交響樂奏響中國好聲音
來源:湖北日報  |  2020-12-01 09:32:58

  11月29日下午3時,一場特別的音樂會在網絡上直播:音樂會主角之一除了編鐘,還有交響樂隊,這是“它們”歷時數年磨合的首次攜手。中國傳統樂器與西洋樂器的融合碰撞,奏響中國好聲音,激發出盪氣迴腸又讓人耳目一新的情愫。

  編鐘與湖北,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曾侯乙編鐘,比曾侯乙還早500多年的隨州葉家山墓地考古發掘的編鐘,都是湖北豐富的文化遺産。多年來,湖北音樂人深入挖掘編鐘音樂,賦予它不同的表現方式,注入新的活力。此次《編鐘與交響樂隊新作品音樂會》由武漢音樂學院、湖北音樂博物館主辦,也是湖北省文藝精品創作扶持項目《鐘磬禮樂》,探索編鐘與交響樂隊的合作,力圖使編鐘作為真正意義上的樂器回歸樂隊、回歸中國傳統的禮樂活動。

  整場音樂會共有12首曲子。在“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吟唱中,人們仿佛看到周朝宴饗之圖;在編鐘與雙鋼琴的相合中,古人姜白石與今人娓娓而談,城空,人心不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編鐘與樂隊打開“眾妙之門”,讓人領悟悠悠古意……

  作曲家黃汛舫説,在所有樂器中,編鐘自帶神秘感,讓人敬畏,用以懷古特別合適。在這場音樂會中,他還創作了編鐘獨奏《王義平主題緬思曲》,表達對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王義平的崇敬和緬懷。

  美國密歇根大學終身教授、哈佛大學博士、中國古代音樂研究“懷古音樂”理念倡導人林萃青教授聽了音樂會後,十分感動。“我特別高興的是看到兩首南宋1143年祭天的歌曲,和3首朱熹傳譜的詩經歌曲,它們是宋代音樂的代表作。通過黃汛舫老師和武音師生的演繹,非常讓人受鼓舞。”

  音樂會表演中,使用了編鐘獨奏、編鐘與鋼琴、編鐘與合唱、編鐘與交響樂隊等多種形式,樂曲的編配涉及編鐘與鍵盤樂器、管弦樂隊和人聲等不同種類的標準樂器和非標準樂器。以古今中外相結合的新創制,在傳統交響套曲、室內樂等體裁的框架中進行了編鐘音樂創作表演探索。項目負責人、武漢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幼平介紹,“編鐘理所當然是能講好中國故事的,但它不僅只是中國禮樂之器。近年來,我們一直嘗試讓它和西洋交響樂隊合作,就是想用國際性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人類故事。”

  由於疫情防控原因,此次參與演奏的西洋交響樂隊、編鐘樂團、數十人的合唱團,不能集中排練演出,改為北京、武漢跨地區線上合作。(湖北日報記者 方琳)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