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嶺發現長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遺存
來源:湖北日報  |  2020-12-07 09:23:14

  12月6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嶺遺址聯合考古隊正式披露,歷時5年的植物考古有了新發現:該遺址出土距今約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經對這些炭化種子進行碳14年代測定,認為這是長江中游最早的粟遺存,是北方旱作農業傳入這裡的最早證據。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植物考古工作者姚淩博士介紹,2015年至今,為配合荊門市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聯合考古隊對遺址展開新一輪考古發掘。其間,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家嶺遺址各時期遺跡和文化層採集土樣392袋,運用植物考古常用的“浮選法”進行研究,發現了一批炭化植物種子,經鑒定,確認其中33粒為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對這些炭化種子做碳14年代測定及量化統計分析,認為其距今約5600年至5300年。姚淩稱,這是經種子測年證實的長江中游最早的粟遺存,表明粟作農業在當時或更早已傳播至此。該遺址還發現一批距今約5800年的炭化稻粒,共計541粒,可見屈家嶺先民的農業結構為以稻為主、粟為輔,南方的水稻和北方的粟作在此相得益彰。

  粟俗稱小米,是中國北方旱作農業的主體農作物。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的國家,目前所見最早的粟遺存是內蒙古興隆溝遺址出土的距今約8000年的炭化粟粒。我國著名植物考古學家趙志軍認為,長江中游地區發現炭化粟粒,可能是因江漢平原通過漢水中游地區特別是隨棗走廊與南陽盆地相連,而南陽盆地自古就是南北文化交融和碰撞的樞紐地帶。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史前考古專家羅運兵稱,屈家嶺遺址是我國長江中游最早發現、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該遺址很多紅燒土殘塊中發現的稻穀、稻殼痕跡,及出土數量巨大被認為是酒器的紅陶杯,均是當地穩定、豐收的農業生産活動的見證。屈家嶺從那時起逐漸成為中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北日報記者海冰)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