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總值中部居後 經濟外向度低於全國——湖北外貿需快馬加鞭
來源:湖北日報  |  2020-12-08 09:35:18

出口總值中部居後 經濟外向度低於全國——湖北外貿需快馬加鞭

秭歸屈姑國際農業集團生産的橘子罐頭、臍橙酒、臍橙餅等30多個産品,遠銷美國、俄羅斯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視界網 王罡 攝)

出口總值中部居後 經濟外向度低於全國——湖北外貿需快馬加鞭

  遭受疫情汛情雙重衝擊的湖北,外貿成績單令人振奮:2020年1至10月外貿進出口總值3446億元,居全國第17位,較第三季度上升一位。

  增速更是亮眼。2020年前10個月,湖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3446億元,同比增長9.7%,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六。其中10月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500億元,創月度歷史新高,增幅達29.5%。

  然而,耀眼的數據難掩“問題”——

  先説外貿總值,湖北在中部6省中排第四位,位列河南、安徽、湖南之後;其中出口總值2121.6億元,排在河南、安徽、湖南、江西之後,與河南的差距達659.9億元,比江西低291.1億元。

  再看經濟外向度,湖北與全國差距較大。2019年底,湖北省經濟外向度為8.6%,低於全國平均水準23.2個百分點,在全國省市區中排第24位。作為湖北的經濟龍頭,武漢經濟外向度僅為15.0%,遠低於同處於中部地區鄭州的35.6%。

  經濟外向度,即外貿依存度,指一個地區對外貿易總額佔GDP的比重,反映出地區經濟與國際經濟聯繫的緊密程度。

  外貿,被視為與投資、消費並駕齊驅、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準,實施外貿主體培育行動,推行具有區域特色的外貿産業優勢集群,切實提升經濟外向度。湖北外貿為何成短板?如何加快提升經濟外向度,力推湖北高品質發展?11月中旬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進行了調研。

  民企老闆跑市場,國企老總守市場

  “滿世界跑”才有訂單

  11月26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仙桃防護用品出口企業龍頭——湖北萬里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的照片墻上看到,公司老闆的足跡滿世界有。

  公司負責人劉永剛説:“我跑市場,到過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産品銷往7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家公司創立於2006年,2010年起涉足外貿出口,2013年出口額超過500萬美元,2019年達到1200萬美元,2020年自營出口已突破2億美元。

  在劉永剛看來,近幾年的飛躍式發展離不開前期“滿世界跑”拓展渠道打下的良好基礎。

  因為有準備,他在洽談業務時,説起當地的地理歷史文化,讓對方頗為吃驚,印象深刻,進而成為朋友,合作隨之而來。

  如今,他選擇業務經理,不一定要求過英語四級,培訓業務員,要求先熟悉客戶所在國家的歷史文化。“談得來才能交朋友,建立了信任,訂單自然會來。”

  市場跑得多,就能抓住商機。生産優勢並不突出的隨州,茶葉出口量居全省第一,“香菇大王”舒大忠功不可沒。

  舒大忠發現香菇外銷利潤日益變薄後,轉向浙商學做茶葉出口生意,從代工做起逐步在海外市場叫響茶葉新品牌“大洪山”。短短5年間,他帶領業務人員開拓非洲等海外市場,成功變身“茶葉大王”。

  相形之下,國有外貿企業負責人走出國門的機會就少得多。

  省內某國有茶企負責人被問及出國跑過幾次市場,對方直搖頭。“限制很多,很難出去。”更有思想顧慮:出去拿回訂單還好説,拿不回訂單,如何交待?

  在這位負責人眼中,湖北有資源優勢,只要守住茶園,不用擔心活不下去。據透露,這家企業目前出口額僅數百萬美元,而舒大忠的中興食品在拿到出口許可證的當年,就出口茶葉3000多萬美元。

  耐人尋味的是,近年來湖北省民企對外貿貢獻逐年增大,2020年佔比進一步提升,目前達到56.7%。

  “經濟外向度不高,根本原因在於內生動力不足。”華中科技大學經管學院研究員周記順如是評價。他説,有著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自古得天獨厚,水上交通發達,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企業單靠內貿,日子就可過得很滋潤,這讓人缺乏鬥志。浙江國企底子薄,但機制靈活、市場意識強,民企拼命打拼,鉚足勁做外貿。湖北要破除各種障礙,激發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

  一家富士康出口,相當於湖北全省

  湖北呼喚“頭部企業”

  日前,鄭州海關公開的一則信息引人注目:2019年,河南省外貿進出口總值5711.6億元,其中鄭州富士康佔該省外貿進出口比重達59.5%。這家企業當年外貿總值逾3300余億元,其中出口總額為2199億元,進口總額為1138億元。同期湖北省外貿總值為3945億元。

  這表明,一家鄭州富士康就佔了湖北省外貿總值的84.6%。

  這一佔比2020年或繼續擴大。據省商務廳公開數據,2020年前8個月,聯想等排名前三的出口企業,出口總額為171.70億元,佔全省出口比例為12.38%,湖北省當期出口額約為1386.91億元。而2020年上半年,富士康進出口繼續保持增勢,同比再增16.7%。

  頭部企業缺乏,規上企業也不多。

  根據企查查APP盤點湖北省出口外貿企業,湖北省數量為1504家,遠低於河南的2188家,略高於中部其他省份;但從規上企業看,湖北省僅131家,排在中部安徽(208家)、河南(182家)之後。

  小企業不多,大企業不大,更是缺乏引領帶動的頭部企業。湖北省出口外貿企業無論從總量、規上企業數量,還是論塊頭,與先進地區差距十分明顯。

  有人質疑,全球500強落戶湖北的有300多家,為何還説缺乏頭部企業?

  “對優勢津津樂道,對缺位閉口不談。”有專家分析稱,這些500強企業主要市場在中國,出口基地建在湖北的並不多。顯然,龍頭企業少,已成為制約湖北省外貿進出口的主要短板之一。

  華中科技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陳波分析認為,湖北省經濟外向度低,一個重要原因是湖北省參與國際分工的比重較低,並沒有參與到買全球賣全球進程當中。他建議,要儘快利用“一帶一路”、自貿區改革、進博會等這樣的契機,實現湖北更加深入地嵌入國際供應鏈、國際産業鏈的分工當中,這樣才能提高湖北省對外貿易的依存度和整個經貿的開放程度。

  回鄉企業“夥伴”難尋,業務“返流”

  招商要瞄準産業鏈“一鍋端”

  丁小平,湖北天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是天門市從廣東中山市招引回鄉的成功人士。而眼下,公司發展面臨尷尬的“孤軍”處境。

  本世紀初,丁小平南下廣東創業,研發出小型戶用太陽能光伏産品,銷往中東、非洲、東南亞。2012年,他回報桑梓,投資8000萬元把生産、出口基地遷回天門皂市,規劃年産值過億元。然而不到3年,公司業務卻開始“返流”廣東,年産值停滯在兩三千萬元。

  最先“卡殼”的是出口。從深圳鹽田港出口,通常半個月就可抵達非洲。從武漢陽邏港經上海洋山港出口,耗時極長,有一次到非洲用時近半年,並且運價比深圳高。

  現在,丁小平進退兩難,如果選擇深圳出口就根本沒必要在天門生産。

  更令丁小平苦惱的是,單晶矽、多晶硅等常用零件難以在湖北找到供應商,都需從珠三角、長三角地區採購。“一番折騰,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都增加了。”

  無獨有偶。作為隨州一家底盤零部件生産企業,湖北遠程公司需要高資質的上游配套企業,然而當地合格的供應商遠遠不夠。公司負責人稱,從外地採購物流成本高、交貨期長,影響了公司競爭力。

  丁小平坦言,儘管技術員工資達每月1.2萬元,公司還提供精裝修住房,仍難留住年輕人才。“沿海城市生活配套齊全,更令年輕人嚮往。”丁小平認為,這是制約當地産業鏈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並非個案。華中科技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曾調研宜昌片區內的15家重點企業,結果顯示區內高科技企業集聚度不高,産業關聯度不強。僅有4家企業認為區內配套企業比較全,佔比不到30%。

  “這些企業互補性較低,沒法形成很好的産業聚集效應。”周記順表示。

  “招商絕不能只招‘個位數’,要把整個産業鏈‘一鍋端’。”武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鄒薇指出,生産企業的上下游原材料都是就近佈局,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有穩住産業鏈、供應鏈,才能穩住企業家的心。招商幹部不能只盯眼前增加多少投資、拉動多少GDP,而應該看長遠,把能夠帶動産業鏈發展的好項目引進來,把産業鏈每一環都做紮實。這些鏈條的長度和強度,決定著城市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老闆問,哪可以拼機出口

  “軟硬兼施”拓寬出口通道

  記者調研中,劉永剛托記者傳話:希望出口的防護物資能在武漢拼機,哪怕一週一班也好!

  2020年,該公司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出口井噴,出口國以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方國家為主,但出口方式八成選擇傳統的水運;少量空運,絕大多數選擇上海、鄭州和北京出港。他多次想在武漢與人拼機,但不知道從哪下手,希望政府出面搭把手。

  武漢自貿區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曾想預定航線出口貨物,也不知從何入手。

  天河機場國際貨站2018年投入使用,面積僅為2.1萬平方米,只有鄭州新鄭機場的五分之一,目前貨坪長期處於飽和狀態,一些企業只好“捨近求遠”。

  聯想移動通信貿易(武漢)有限公司是湖北最大的出口企業。記者了解到,武漢聯想60%的貨物經由鄭州機場出口。

  為什麼去鄭州?數據顯示,2019年鄭州新鄭機場貨郵吞吐量52.2萬噸,武漢天河機場為24.3萬噸,不及前者一半。細看貨運航空公司、貨運航線等航空貨運重要指標,鄭州都大幅超越武漢。目前鄭州的貨運航空公司有31家,其中國際公司24家,武漢貨運航空公司數量至今仍是個位數;鄭州貨運航線51條,其中國際航線41條,目前武漢包括客改貨在內的國際貨運航線約30條。鄭州有151家知名貨代公司,其中全球TOP10的國際貨代公司有9家,武漢貨代公司數量僅為鄭州的三分之一。

  湖北大道眾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土貨代企業,總經理石劍認為,鄭州發展航空貨運已逐漸脫離補貼依賴,走向良性發展週期。一直以來,河南對航線都是按月補貼,企業資金回籠快。在補貼時,電子産品、高科技産品、海鮮等高附加值産品多補,一般産品少補,助力重點産業聚集。

  多位受訪者表示,武漢要想追趕鄭州,不被長沙、南昌超越,硬體、軟體都需補齊。目前,省商務部門經過調研提出建議:將交通、商務等部門的獎勵形成合力,對國際航空貨運實行有針對性的全鏈條獎勵。

  茶葉坐班輪,手機乘飛機

  當務之急要發展“值錢”産業

  談起湖北省重要農産品茶葉出口,某國企茶業集團負責人説,價格太低了,只能走水運。武漢海關資料顯示,2019年湖北省出口茶葉17417噸,價值14.82億元,平均每公斤85元。

  同樣是茶葉出口大省,浙江2019年出口茶葉15.88萬噸,貨值約34.46億元。

  武漢海關一份調研報告顯示,2019年湖北省被外地企業收購出口的農産品達14.9億元,增長49.6%。業內人士透露,其中相當部分是茶葉。2020年疫情期間,外省出口企業高調來鄂採購茶葉,支持湖北疫後重振。面對海外巨大的消費市場,湖北省還有大量的夏秋茶資源沒有充分利用。

  2020年前9個月,湖北省出口手機122.4億元,在全省出口商品目錄中排第5位。而河南僅10月一月就出口手機945.6萬台,貨值291.4億元。

  從單價看,鄭州平均每台手機貨值約3081元。相比于低附加值的農産品,手機商家更願意選擇空運報關。

  在鄒薇看來,總量、單品、通關等方面的差距反映出湖北省經濟結構、産業結構、甚至服務意識的差距。要提高經濟外向度,需切實改善經濟結構,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高附加值産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肖麗瓊)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