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青春的戲劇為英雄武漢添彩”——第七屆武漢地區高校大學生戲劇節側記
戲劇節閉幕演出現場。(武漢市文聯供圖)
“在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上,武漢的大學生們經歷著成長與蛻變!這是一次特殊課堂,他們領悟了責任,完成了特殊的成人禮……”
12月11日晚,大學生抗疫題材話劇《特殊課堂》在第七屆武漢地區高校大學生戲劇節閉幕式上溫情上演,深深感動了台下的師生們。
這部展現武漢青年學子抗疫期間精神風貌的話劇,是組委會為本屆戲劇節特別創作排演的壓軸戲。
當晚,第七屆武漢地區高校大學生戲劇節在漢圓滿落幕。
疫後戲劇節 更引人矚目
“本屆大學生戲劇節,適逢2020年這樣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大學生們用精彩的表現,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主辦方之一的武漢市文聯相關負責人表示。
擁有百萬大學生的武漢,歷來有著濃厚的校園戲劇氛圍,不少高校的戲劇團體十分活躍,水準高,影響力大。高校大學生戲劇節已成為武漢一大文化品牌活動。
2020年8月,疫後的武漢各行各業正有序復蘇。經組委會嚴謹論證,決定啟動第七屆武漢地區高校大學生戲劇節。徵集報名以來,眾多高校克服困難,積極參與,先後共有33個本地高校劇社的劇目和11個外地高校劇社的劇目報名。11月,經組委會嚴格評審,16部劇目入圍決賽階段展演。
考慮到疫情防控因素,戲劇展演階段採取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11月23日起,北京電影學院湖北中心《八美千嬌》、武漢大學《女僕》《趙小宇》、武漢音樂學院《嬴政與屈衍》、華中師範大學《歸》等十多個入選劇目陸續在光谷九町劇場完成了線下展演。
疫後的英雄城市武漢,引來外地高校的熱情矚目。除在漢高校劇社外,南京大學的2部話劇、澳門大學的1部話劇也入圍決賽。
在武漢市外的南京大學,組委會設立了分會場,南京大學的2部入圍劇目就在當地演出,演出視頻一併參加線上展演。
12月4日,澳門霜冰雪創作實驗劇團、澳門大學學生會戲劇社攜話劇《苦盡甘來》來漢參加戲劇節。他們先後在黃鶴樓和光谷九町劇場演出2場,將澳門學子濃厚的愛國情懷傳遞到英雄武漢。
原創顯實力 展青春風采
“武漢的大學生,愛戲劇,懂戲劇!”12月3日,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屆戲劇節開幕演出現場,該校一位老師連連讚嘆。
當晚,該校首義話劇社表演了原創話劇《北街南院》,展現了疫情期間北京北街一處衚同南院裏,百姓居家隔離的生活故事。
燈光亮起又熄滅,幾個片段串聯起四合院裏的家長裏短、情感故事,展現出普通人在病毒與災難面前,從害怕到發生碰撞再到團結無畏的心理變化,反映了鄰裡間互幫互助、友愛團結的力量。
本屆戲劇節中,精彩的劇目顯示了當代青年學子的不凡才情和表演實力。16部入圍劇目中,以話劇為主,也有兩部肢體劇;既有改編劇,也有原創劇,時長最短的30分鐘,最長的為110分鐘。
澳門大學學生會戲劇社的話劇《苦盡甘來》,以父女成長為脈絡,用女兒成長中的困惑連結父親的人生經歷,串聯起我國上世紀60年代到如今的發展歷程。一個半小時的演出,溫情滿滿,讓觀眾笑中帶淚。
戲劇節壓軸大戲、大學生抗疫主題劇《特殊課堂》更是在閉幕式演出上大放光彩,精彩的對白,動情的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情掌聲。為這部劇付出大量心血的成龍影視傳媒學院、編劇倪平和導演吳爽,被組委會授予“特別獎”。
目前,本屆戲劇節獲獎劇目線上展演仍在火熱進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新瑜 實習生 彭潔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