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將打造12分鐘文體圈 讓城市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來源:人民網  |  2020-12-24 09:24:28

  人民網武漢12月23日電 (肖璐欣)22日下午,武漢市政府舉行“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征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四場,聚焦“堅定不移推進文化強市建設”。

  發佈會上,武漢市文旅局負責人介紹,武漢將打造12分鐘文體圈,讓城市文化融入市民生活,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觸手可及“詩與遠方”。12分鐘文體圈是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空間的一個新的量化標準,在12分鐘步行路徑內,讓市民享受到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文化廣場、公園、劇院、電影、書屋等環境溫馨、設施完備、服務優質的公共文化實體空間設施服務,更加精準對接市民文化需求,讓市民能夠更加便捷、公平、高效地分享公共文化建設成果。

  武漢市統計局負責人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武漢市916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06.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6%,增幅高於全國全湖北省平均水準。同時二季度到三季度實現了增幅今年首次“由負轉正”,文化産業在逆勢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漢口歷史文化風貌街區是沿江大道—江漢路—京漢大道—黃浦大街的圍合區域,約3.35平方公里,片區集合了裏分住宅、近代廠房、近代倉庫等眾多歷史建築,武漢近現代商業文化、裏分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在這裡融合沉澱,碰撞出絢麗的火花。

  江岸區政府負責人介紹,目前陸續完成了黎黃陂路步行街、中山大道、江漢路步行街等一系列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東正教堂、平和打包廠等眾多歷史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下一步,江岸區將從市政設施建設、歷史建築價值提升、老舊小區整治、公共空間及市場開發等方面制定項目清單,全面推進歷史風貌區建設,通過武漢“長江主軸”建設帶動周邊區域建設。以風貌街區內博物館、紅色基地、演藝場館和臨近的漢口江灘為支點,加強對眾多文藝院團和江灘公園旅遊功能的利用與開發,催生一批全新的、面向遊客的文化旅遊項目,培育“看紅色景點、到江灘漫步、在船上觀景、賞文化演藝”的全鏈條旅遊産品,打造中心城區新標杆、武漢發展新亮點。

  武漢市旅遊體育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深耕東湖、兩江四岸兩大核心旅遊區。在東湖板塊,串聯東湖綠道、遊船、帆船、沙灘浴場等景點,打造世界級的“東湖綠心”。在兩江四岸板塊,現在有《知音號》《夜上黃鶴樓》等夜遊項目,有長江上首艘純電動遊船《君旅號》,還有長江燈光秀對城市形象的宣傳;明年底知音號姊妹船《古琴號》會投入運營,未來還將踐行大長江保護戰略,打造多艘電動遊船,不斷提升完善相關躉船碼頭的功能,豐富長江的文旅産品。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