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建兩座公園 萬家湖變身美麗大氣湖泊公園
來源:長江日報  |  2020-12-29 11:32:02

武漢新建兩座公園 萬家湖變身美麗大氣湖泊公園

新建成的萬家湖公園。長江日報記者明眺生 攝

  沌口萬家湖經過3年的水體治理、生態修復和園林景觀建設,如今建設成為一座美麗大氣的湖泊公園。

  與萬家湖同時建成的,還有洪山區的仁和路公園。加上國慶節前已建成開放的8座新公園,武漢市今年建成的新公園共有10座。全市城市綜合公園累計達到近百座。

  連日來,長江日報記者對這兩座新建公園進行了探訪。

  萬家湖公園:營造“水下森林”

  萬家湖公園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東部,沌陽大道南側,沌口路北側。面積148公頃,比解放公園大兩倍。其中水域面積105公頃,陸地面積43公頃。在全市已建成公園中,規模排名前五名。

  12月23日,記者探訪發現,有兩條南北向城市道路,從萬家湖穿過,西側為江城大道,東側為萬家湖中路。其中,以萬家湖中路為界,公園分成東、西兩個區域。鏡湖、花岸、柳堤、杉島、草海、鷺洲,為該園特色景觀。

  從東區萬家湖中路入口處進入,只見湖水浩渺,水質較清。近岸水中種植有沉水植物苦草、眼子菜、金魚藻等水草,湖畔種有蘆葦、再力花等水生植物。10余名園林綠化工人,或在水面清理漂浮物,或在岸邊養護植物。

  湖畔,有一座長達500余米的親水景觀棧橋,曲折向前延伸。棧橋兩側湖面,種有睡蓮,岸邊種有水生美人蕉。預計到明年夏天,兩種花卉盛開,將成公園熱門景點。

  施工單位中交二航局項目負責人姚壹星介紹,萬家湖公園綜合整治工程,由武漢經開區(漢南區)于2018年10月啟動。分為水體治理、生態修復和園林景觀建設三個階段實施。此前,萬家湖環湖岸線雨水和周邊居民、小作坊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湖,造成湖面污染嚴重。

  經過截污、清淤和營造“水下森林”,目前,萬家湖水質已上升為Ⅳ類。為了讓水體具有生態修復功能,並能保持生態平衡,建設單位在湖底七成區域,種植了水草,營造“水下森林”;投放了3.5萬公斤河蚌、田螺、河蝦等作為底棲生物;還投放了鯽魚、鯰魚、鱤魚、黃顙魚等10種魚苗7萬多尾,重塑了湖泊的生態系統。

  姚壹星指著山丘説,萬家湖東區750畝湖面,由於長年煤灰排入,導致湖泊淤塞嚴重,形成沼澤,上面分佈著菜地、藕坑、魚棚。水面水葫蘆氾濫,湖泊周邊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現象嚴重。治理時,通過清淤,東區全部變成了水面。清淤産生的數十萬立方米淤泥,經過脫水固化處理後,用來堆山造景,使湖岸原本低平的地貌,變得高低起伏。

  萬家湖公園除了景觀很美,還有不少方便居民休閒健身和娛樂的設施。環湖綠道全長8.1公里,寬約3米,用透水彩色瀝青鋪成,市民可以一邊騎車、漫步,一邊欣賞湖光山色。

  68歲的崔桂蘭是建華小區居民,正在環湖綠道上散步。她每天早晚都要來公園走一走,活動活動筋骨,“這個公園真是修得太好了!”

  仁和路公園:居民樓包圍的綠色寶地,適合全家放鬆

  眼下,洪山區的仁和路公園也基本建成。該園位於仁和路與北洋橋路交會處,面積約3萬平方米,周邊都是居民小區。

  12月23日,記者到公園探訪。冬日的暖陽撒在陽光大草坪上,兒童遊樂器材五彩斑斕,蜿蜒整潔的園路兩旁,各種花草安靜生長……

  逛完一圈後,記者最大的感受是,公園雖小,但五臟俱全,設置有陽光草坪、健身休閒廣場、兒童遊樂等區域,十分適合周邊居民在閒暇時放鬆身心。

  “以前離這裡最近的公園,是青山區的和平公園。仁和路公園建成後,不僅緩解了周邊公園綠地不足的問題,還讓周邊幾個小區的居民,幾乎一齣門就能進公園。”該區園林和林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路過的劉女士不停地往公園裏瞄,記者詢問得知,她是緊鄰公園一座樓盤的業主。她説自己十分期待公園開放,每天都忍不住來看看進度。“家門口建了這個公園,我們業主可開心了。都盼著它早點開放,可以帶著孩子來玩。”(長江日報記者明眺生 楊曉雨 通訊員趙旋 熊育劍)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