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長江海事局建成長江幹線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新華網發
新華網武漢12月30日電(連迅、趙夢琪)“十三五”期間,長江海事局嚴查船舶污染違法行為1.4萬起,保障了近7億噸危險貨物在長江安全運輸,船舶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長江海事局黨委書記、局長阮瑞文30日介紹,“十三五”期間,長江海事局不斷提升船舶污染防治處置能力,進一步完善溢油設備庫佈局。長江海事局建設了瀘州、宜賓、安慶、岳陽溢油應急設備庫,專業化溢油清除和應急處置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長江海事局實施長航系統公務躉船污水處理設備改造工程,已完成325艘長航系統公務躉船防污染改造,全面滿足船舶水污染控制排放標準。
“十三五”期間,長江海事局建成長江幹線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並於2020年7月1日上線試運行。目前,這一系統已覆蓋長江幹線27個港口,上線用戶達12萬餘個,對船舶水污染物交付、接收進行信息化管理。隨著系統進一步運行和生態環境、住建(環衛)等部門的協同推廣應用,將實現長江幹線船舶水污染物來源可溯、去向可尋。
阮瑞文説,長江海事局將繼續堅持“長江船舶污染防治攻堅”這一中心工作,緊盯長江幹線船舶污染物全接收和排放全達標的目標,實現企業主體、海事監管和地方政府“三方”共治,突出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船舶污染事故風險管控、船舶污染治理、防污染執法監督“四大”重點,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