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三五”全省造林綠化近1600萬畝 超額完成計劃任務,基本實現應綠盡綠
鄂西林海美如畫。(湖北省林業局供圖)
1月4日,從湖北省林業局獲悉,全省林業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十三五”期間,完成造林綠化1595.6萬畝,超額完成造林綠化計劃任務,基本實現全省宜林地、無立木林地、通道綠化地、村莊綠化應綠盡綠,為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作出積極貢獻。
湖北是林業大省,也是生態要省。近年來,林業生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但短板和不足仍然突出。“十三五”期間,按照黨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省林業系統實施綠滿荊楚行動、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和精準滅荒工程,大力推進山區綠化、平原綠化、城市綠化、鄉村綠化、通道綠化,全面打響國土綠化總體攻堅戰。在加大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力度的基礎上,加強封山育林,全省建成國家級森林城市11個、森林鄉村369個、省級森林城市31個、森林城鎮193個、綠色示範鄉村5560個,極大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生態承載能力穩步提升。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湖北園榮獲中國展園特等獎,湖北展區榮獲中國省區市展區銀獎。
良好的生態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省林業人當好荊楚生態衛士,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中部省份中率先設立3個跨市(州)森林資源監督辦,實現林業資源監管全覆蓋。頒布《湖北省天然林保護條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全省天然林和公益林保護面積從4983萬畝擴大到9616萬畝。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98處,總面積達1977萬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7.09%,促進了金絲猴、麋鹿、江豚等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實施退耕還濕19.16萬畝,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1.5%。全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3.2‰,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國有林場和自然保護地未發生重大及以上森林火災,生態效益顯著提升。
生態好起來,日子美起來。五年來,湖北省推進國有林場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行政審批改革等多項改革,林業發展活力持續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力度進一步增強,産業富民效益驟增。國有林場改革工作通過國家驗收,獲評“優秀”等次。集體林權“三權分置”的“湖北經驗”得到國家林草局充分肯定。湖北省林業局政務服務躋身“全國百優服務大廳”。各級林業部門加強引導、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加快建設速生豐産林、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等林業産業原料基地,發展木本油料、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等綠色富民産業,全省林業總産值超4000億元,其中37個貧困縣市實現林業産值1500億余元,林業直接受益人口達300萬人,2.5萬名困難群眾通過擔任生態護林員實現脫貧,林業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産業。(湖北日報記者汪彤、汪訓前、通訊員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