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武漢工廠5G+物聯網産線“量子線”。(聯想供圖)
2020年12月31日,“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在他的跨年演講中,通過電視和互聯網,向全國觀眾講述了一個令他驚訝的“武漢奇跡”——
“武漢封城那天,這家工廠也停産了。但因為電子設備是疫情期間的戰略必需品,所以早在2月底,這家工廠就開始籌備復工復産。其中,最關鍵的環節是招工。最多的時候,一天招工人數超過1000人。到3月31日,這家工廠萬人到崗,開動馬力生産。”
這個故事,發生在英雄之城武漢的聯想工廠。
這裡,是湖北出口額最大的一家工廠。截至2019年,已連續5年居全省出口額第一。
遭遇疫情以來的一年間,聯想武漢工廠已接連完成兩次智慧化産線迭代升級,最新5G手機下線,成為中國“世界工廠”的創新縮影。
“這家工廠是怎麼做到的”
“電子工廠招的工人,要能認識英文字母,能看懂機器上的英文指示;必須認識物料的編號,避免上錯料;還要有一定的數學能力,因為交接班必須要做數據盤點。武漢封城期間,居然能招到這麼多高素質的工人,怎麼做到的?”
羅振宇驚嘆稱,在全國,幹過電子産品組裝的成熟工大概有上千萬人,僅在湖北一省就有幾十萬,這在其他國家不可想像。
他説,與此同時,疫情期間還要給工人做核酸檢測,但當時的武漢頂住了,完成了從企業、社區到全城的最大規模核酸檢測,並在社區、工廠等各個環節,構成了一個沒有缺環的防疫鏈條。而在聯想多家海外工廠,找核酸試劑難、檢測難,許多員工在工廠還按要求戴口罩,一齣工廠就把口罩摘了。疫情期間,企業內外交困,寸步難行。
“現在這家工廠怎麼樣了呢?我能告訴你的是,這家一萬多人的工廠,開足馬力生産至今,零感染;4月實現100%滿産;6月還上了新的生産線。
“這就是武漢,這就是中國”
武漢工廠復工復産的同時,聯想也在與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一道,緊鑼密鼓地展開一系列智慧化産線升級。
2020年6月,“量子線”在聯想武漢工廠正式投用。生産線上,18個機器人與工人交錯排排坐,各司其職。有的負責安裝銅箔和石墨片,有的負責組裝聽筒或電池,還有的負責內觀檢查等,包含了手機組裝、測試、檢驗産出等多個工藝。
“原來這條線需要50多個員工。”聯想産線負責人説,現在只需要20多個熟練技術工人。通過設備與設備、人與設備的靈活互換,“量子線”可快速調整産線的工藝流程以及參數,實現不同型號産品生産的自如切換。
9月,聯想旗下摩托羅拉刀鋒5G折疊屏手機下線,發往全球160個市場。這是聯想全球首款5G折疊屏手機,每一個精巧的零部件,都在聯想武漢工廠設計製造。
研發人員稱,刀鋒5G手機的組裝工藝非常複雜,每台組裝難度超過兩個傳統手機,組裝零件總數為普通智慧手機的1.5倍。傳統智慧手機約50個工序即可完成整機組裝,而刀鋒5G手機需要100多道不同工序。單是關鍵性零部件“柔性屏”的折疊測試,單機就超過20萬次。
聯想武漢工廠廠長齊岳介紹,武漢工廠目前已承接了刀鋒5G手機全球出貨量的95%,全球每10台刀鋒5G手機中,就有9台出自於武漢。
“鳳凰線”的上馬,與“量子線”一脈相承。
眼下,在聯想武漢工廠,35條高速貼片線、55條主板測試線、79條預組裝線、64條組裝線及57條包裝線,正火力全開。
“這裡,是聯想全球最大的移動終端自有工廠,佔據著聯想全球産能的60%。這裡的産品,95%以上出口海外。”齊岳説,我們想用這個工廠的故事告訴世界:“這就是武漢,這就是中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墨 通訊員 尚浩章 武亞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