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來源:長江日報  |  2021-01-12 09:25:29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鳥瞰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發掘區。照片均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發掘出的鑄銅遺物,上排為銅渣流面(正面),下排為爐壁面(反面)。

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發掘出的陶器。

  1月11日,國家文物局網站發佈消息,“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當日啟動,由全國各考古發掘資質單位申報的31項參評項目被列為初評候選項目,湖北黃陂魯臺山郭元咀遺址項目位列其中。

  2019年初,以探尋鄂東地區商代和西周冶鑄文明為學術目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國家文物局主動申報了魯臺山郭元咀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

  郭元咀遺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雙鳳亭公園北部,分佈在灄水東岸的一級臺地,包含新石器時代、商朝、東周和宋朝、明朝、清朝的文化遺存,以商朝遺存最為豐富。

  發掘的商朝遺跡共計灰坑40座、燒土遺跡5個、灰溝7條、坑狀遺跡(粗沙坑、澆鑄坑)16處、爐址9處、房址1處。這些遺跡有早晚的差別,至少可分為兩期,早期相當於二里崗上層期至花園莊期,晚期相當於殷墟一期前後。

  在商朝文化層,考古工作人員發現了與鑄銅、熔煉相關的手工業作坊遺存,如粗沙坑、細沙坑、澆鑄坑、存貯坑、爐址、燒土堆積、大型灰坑等。

  獲得的商朝遺物也十分豐富,種類有銅器、鑄銅遺物、陶瓷器、石器等,共計247件。銅器除一件為殘口沿外,基本為生産工具,有斧、匕、箭鏃、魚鉤、削刀、錐等,共33件。鑄銅遺物有陶范、純銅塊、銅渣、爐壁殘塊等,共109件。

  這次發掘出的一批殷墟一期前後的鑄銅作坊遺存,雖遭到晚期破壞,但仍保留了清晰、完整的青銅鑄造證據鏈,如澆鑄坑、方形坑狀類遺跡、爐址、燒土堆積及銅渣、銅塊、殘爐壁、陶范等廢棄物,是繼盤龍城小嘴、隨州廟臺子之後湖北地區新發現的商朝鑄銅作坊遺存,對古代的冶金研究特別是長江中游地區商朝青銅鑄造水準與工藝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本次發掘的商朝遺存顯示出大量地方文化因素,既有對盤龍城商文化因素的繼承,又有來自其他區域商朝文化因素的影響,對探討長江中游地區商文化發展演變、地方文化發展演變、地方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與交流都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發掘的郭元咀商朝晚期遺存還為尋找與魯臺山西周早期墓葬相關的居住遺址提供了新線索,對重新理解魯臺山西周墓葬的族屬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據悉,“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辦公室將組織投票推薦産生20項進入終評。全國88家考古發掘資質單位擁有團體投票權,中國考古學會第七屆理事會136名理事擁有理事投票權。(長江日報記者 萬建輝)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