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2021年全省科技工作會議上獲悉,2020年湖北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687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16%,同比“十三五”開局之年增長103.3%。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突出強調要強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科技支撐,對全省科技工作作出系列部署。全省科技系統組織優勢科研力量,衝鋒科技戰疫主戰場,第一時間啟動應急科研攻關,推動實現“率先確定並分離新冠病毒毒株、率先拿到滅活疫苗臨床試驗批件、率先形成解剖觀察報告、率先支持恢復者血漿臨床研究”等“四個率先”。同時,對接中央支持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一攬子政策和科技部支持湖北若干舉措,推進全域科技創新、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推進研發轉化一體化,優化企業培育機制、激發科技人才活力,制定優化科技營商環境14條舉措,組織實施“科技金融服務滴灌行動”,推進科技治理現代化。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創新成果轉化機制,打造轉化服務新品牌,推進建立“省長推動、廳長搭臺、校長帶貨、市長引智”機制,組織開展13場“聯百校、轉千果”科技成果雲推介和進市州系列活動。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煒介紹,“十三五”時期,全省科技創新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創新驅動發展實效持續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重大創新成果加速涌現,科技政策環境更加優化,“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多項指標實現大幅提升。從目前掌握的數據看:湖北全社會R&D(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由561.7億元增至957.88億元,R&D人員由22.1萬人增至28.55萬人,科研機構由2245家增至3678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由4.3件增至10.4件,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由5028.94億元增至8922.86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由3317家增至104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由830.1億元增至1687億元。湖北區域科技創新能力由全國第10位提高到第8位。全省科技進步貢獻率由“十二五”末的53.8%提高到2019年的59.34%。(湖北日報記者文俊、通訊員張鑭、丘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