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形無形”融合 “線上線下”互動 宜昌消費扶貧帶動銷售26.8億元
武漢超市選購五峰茶葉和秭歸臍橙,宜昌城區飯館品嘗長陽高山蔬菜,消費者打開手機一鍵下單宜昌農副産品……從田間到餐桌、從果園到超市,消費者舌尖上的美食為脫貧攻堅打開新路徑,消費扶貧已成為宜昌脫貧攻堅新亮點。
整合“優勢”資源。近兩年來,宜昌持續做好重點扶貧産品及供應商申報認定,確保納入全國全省消費扶貧目錄,全市近300家市場主體2046款扶貧産品通過省級復核。組織廣大機關及企事業單位職工購買貧困地區農副産品,全市1830家工會組織響應號召,累計消費1.1億元。開展扶貧産品進機關、進學校、進食堂、進小區等系列活動,充分發揮駐村扶貧工作隊及扶貧幹部作用,不斷拓展農産品銷售渠道。秭歸縣、長陽自治縣積極爭取定點幫扶單位支持,國網公司參與消費扶貧採購逾4000萬元。
做大“線上”平臺。市縣鄉領導主動直播帶貨,為扶貧産品代言,抖音“市長帶你看湖北”宜昌直播活動累計觀看人數超117萬人,實現農特産品銷售額1540萬元。借助扶貧“832”平臺,全市線上銷售農副産品7781萬元。該市不斷開闢線上銷售渠道,開通“中國特産·京東宜昌扶貧館”,銷售特色涉貧農産品1300余萬元。
做好“線下”對接。在宜昌大型農貿城、冷鏈倉儲配送中心、物流信息交易中心三峽物流園,開闢“宜昌市農副産品扶貧消費專區”,入駐企業享受免租金、免水電費、免停車費等“三免”政策,累計實現助農銷售740余萬元。北山超市、國貿集團、雅斯等市重點商貿流通企業,與全市30多家扶貧龍頭企業進行對接。鑫鼎生物統籌安排3000萬元茶葉收購專項資金扶貧助銷,帶動5000余戶貧困戶穩定增收。開展城鄉對接,創新産銷對接方式,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夷陵區廣泛組織駐村幹部開展“帶貨上門”配套服務,兩周時間累計銷售土雞6000多只、雞蛋1.9萬枚、水果4000余斤。興山縣開展“點單式”消費扶貧,全縣75家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購買茶葉1800多公斤。
2020年以來,宜昌市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渠道,累計帶動全市貧困地區近26.8億元的茶葉、水果、肉類等農副産品銷售,有力助推貧困群眾增收。(湖北日報記者孟靜、通訊員楊文野、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