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一半以上國土面積為林地濕地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1-19 09:25:48

  原標題:林業新型經營主體達1.85萬個,全省一半以上國土面積為林地濕地 盎然綠意鋪陳荊楚最美底色

湖北省一半以上國土面積為林地濕地_fororder_01

位於咸豐縣的湖北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是一處天然氧吧,成為森林康養基地。(省林業局供圖)

湖北省一半以上國土面積為林地濕地_fororder_02

湖北康欣公司與德國迪芬巴赫聯合研製,享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全球首條COSB(高強度定向刨花板)/OSB(定向刨花板)生産線。 (視界網 趙輝 攝)

湖北省一半以上國土面積為林地濕地_fororder_03

宣恩縣發展苗木花卉産業,助力脫貧攻堅。(視界網 王俊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下簡稱“兩山”)理念,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2020年,時值“兩山”理念提出15週年。2020年12月中旬,湖北省林業局啟動“兩山”示範縣創建工作。

  十八大以來,湖北省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踐行“兩山”理念,夯實生態底色,政府市場同向發力、山上山下齊頭並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走生態建設産業化、産業發展生態化的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實現途徑。

  放眼荊楚大地,綠水青山越繡越美,金山銀山越積越高。

  綠色打底築牢生態屏障

  為祖國河山添一片綠、增一抹彩,全民義務植樹蔚然成風。

  2020年12月18日,武漢市黃陂區武湖街長江之畔,100多名愛綠人士揮鍬鏟土,種下300多棵池杉。當日,中國綠化基金會、湖北省綠化委員會、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等單位,聯合舉行“螞蟻森林武漢希望林”植樹活動,拉開武漢市今冬明春義務植樹序幕。

  “螞蟻森林武漢希望林”面積390多畝,將栽種43540棵池杉和欒樹。這片希望林,將攜手湖北省千萬個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工程,共同築牢長江岸線綠色屏障。

  踐行“兩山”理念,國土綠化是基礎。

  湖北省頂層設計,成立探索“兩山”理念實現路徑專項指揮部,接續出臺系列政策,推動實施一批重大生態工程,提升國土綠化率。

  2014年11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關於加快推進綠滿荊楚行動的決定》,大力開展全域綠化。2018年1月,省政府出臺《湖北省精準滅荒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聚焦全省荒山,打響滅荒攻堅戰;2018年6月,印發《湖北省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工作方案》,啟動實施長江兩岸造林綠化行動,力求補齊生態短板。

  “山區綠化、平原綠化,城市綠化、鄉村綠化,通道綠化、水岸綠化……讓綠色成為荊楚大地最濃郁的底色。”省林業局局長劉新池説,持續的國土綠化攻堅戰,使得湖北省國土空間基本實現應綠盡綠,生態承載能力穩步提升。

  植綠更要護綠。

  湖北省強化林地資源管理,劃定四條林業生態紅線,嚴格林地定額管理、用途管制,落實林地使用全過程監管。同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採伐,全省8025萬畝天然林和生態公益林得到有效管護。推進自然保護地管護,2013年以來全省省級以上林業自然保護區34個,保護面積1129.5萬畝。加快濕地生態修復,2013年以來全省新增國際重要濕地3個,居全國第二位;新增國家濕地公園40個,總數達66個,躍居全國第三位。

  一組數據標注綠滿荊楚新刻度。

  2013年以來,全省累計人工造林1800多萬畝。湖北省現有林地1.31億畝,森林面積1.16億畝,森林覆蓋率41.84%,森林蓄積量4.15億立方米;濕地面積2175.3萬畝,林地和濕地面積超過全省國土面積的一半。

  “四朵金花”變現生態價值

  熊熊篝火燃起來,歡快的土家擺手舞跳起來……隆冬時節,位於齊岳山腳下的利川市九渡溪民宿旅遊度假村裏,一群山外來客沉浸在原始森林的樂趣當中,享受森林康養帶來的福祉。

  利川市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森林康養風生水起,佛寶山、甘溪山、齊岳山、星斗山四大森林康養基地人氣爆棚,該市年接待遊客1800余萬人。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森林康養這一林業新業態,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

  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健身休閒融合,催生健康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2019年,國家林草局等四部委出臺的《關於促進森林康養産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進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創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康養基地。”2020年,湖北省委辦公廳出臺的《關於加快全省大健康産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健康養生與休閒旅遊相融合,大力發展中醫養生、太極養生、溫泉養生、森林氧療等大健康養生産品,加快建設一批健康小鎮、康養綜合體、中醫藥養生示範區。”

  在政策的驅動下,湖北省森林康養蓄勢待發。僅2020年,全省有41個單位分別入選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市、區)、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鄉(鎮)、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和中國森林康養人家。全省從事森林康養及相關旅遊、休閒服務的企業及經濟組織總數達300余家,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78億人次,綜合創收745.89億元,直接帶動其他産業實現産值1250.32億元。

  森林康養只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一個途徑。

  “四朵金花,正促進全省生態産品價值有效實現。”省林業局改革發展處處長鄒黎曙説,湖北省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效轉化路徑,形成了木本油料、林下經濟、森林旅遊康養、林特産業等4種主要模式。

  位於通城的湖北黃袍山綠色産品有限公司累計投資1.3 億元,建設高標準油茶基地 61200 畝,對接78個村,帶動7600多戶農戶增收,形成木本油料模式;

  蘄春縣管窯鎮細王垅村在杉木林下套種梔子花,舉辦“梔香楚陶文化旅遊節”,旅遊收入達 1200 萬元,村民人均增收近1萬元,形成林下經濟模式;

  宜昌市夷陵區官莊村山上山下連片發展柑橘 1.1 萬畝,昔日的荒山變成了産業園區,形成林特經濟模式。

  全省現有木本油料林總面積達到772萬畝,林下經濟基地2800萬畝,特色經濟林基地2308萬畝,森林旅遊康養涵蓋林地面積2976萬畝,林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總數達1.85萬個,直接帶動和影響農戶達到121.64萬戶。全省林業産業年總産值近4000億元。

  制度創新驅動“兩山”轉化

  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改革,在恩施市開花結果。

  恩施市舞陽壩街道辦事處耿家坪村35戶林農退出89.8 畝集體林地經營權30年,用於公益性公園建設,林農直接獲利1246萬元,也為恩施森林城市建設獲得更多綠色。

  分散的林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森林資源産生規模效益,新型經營主體和林農實現雙贏。恩施市集體林地承包經營權退出機制,入選全國第一批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典型案例。

  多年來,省財政每年投入2000萬元,在恩施市、谷城縣推行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範,為林業發展蹚新路。

  湖北省集體林權改革百花齊放,不斷釋放紅利,驅動綠水青山加快變為金山銀山。

  變優質生態資源為資本,積極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全省林權抵押面積達300萬畝,累計貸款76.88億元,受益林農近90萬人。

  建立全省林權流轉監管平臺,設立各級林權流轉管理服務機構127個、森林資源資産評估機構67個。全省集體林地流轉面積達2184萬畝,佔總面積的18.35%,流轉金額近70億元。

  “兩山”轉化,離不開科技創新。

  湖北省林業科研機構收集經濟林木種質資源6000余份,建立油茶、甜柿、板栗、核桃等經濟林高效穩産生産技術標準化體系。“道地藥材紫油厚樸標準化種植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成果獲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獎一等獎,推廣面積130.62萬畝。

  金融創新,成為“兩山”轉化新動能。

  省委、省政府成立400億元的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産業基金,其中,省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設立的省級生態綠色母基金,規模達110億元,按照市場化運作方式,帶動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産業項目建設。

  咸寧市、十堰市大膽創新,成立林業投資平臺,廣泛吸引銀行貸款和社會資金,大力開展PPP等項目建設,促進了林業産業發展。

  一項項制度創新,護航“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

  2020年,省委、省政府將林業産業發展情況納入全省鄉村振興和生態扶貧考核指標,“兩山”指揮棒指向精準,營造全社會植綠護綠愛綠濃厚氛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訓前 汪彤 通訊員 趙輝)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