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盤龍城遺址發現約3萬平方米鋪石遺存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1-25 11:25:08

  原標題:盤龍城遺址發現約3萬平方米鋪石遺存

  1月23日,武漢盤龍城聯合考古隊對外宣佈,盤龍城遺址考古又有重要收穫:發現一處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鋪石遺存,年代為商代早期,有專家分析認為,或為祭祀遺存。如此大規模遺存的發現,進一步印證了盤龍城作為商王朝南方中心城市的地位。

  盤龍城遺址位於武漢市北郊,自2012年至今,由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牽頭的聯合考古隊在此持續開展考古發掘。

  據介紹,此前在楊家灣北坡東西350米、南北80米的範圍內發現大面積較為密集的石塊分佈,考古隊通過伴生陶片和層位關係,基本明確石頭堆積年代為商代前期。2019年至今,考古隊對1000平方米鋪石遺存進行揭露發掘,發現部分區域石塊鋪設整齊,反映出人工修砌的跡象。在石頭壘砌的臺基的周邊,發現多處較深的灰坑,多填有純凈的灰燼土,且存在多層疊壓,反映出古人在此反復而密集的活動。此外,石頭壘砌的臺基與楊家灣南坡高等級建築在位置上形成呼應,顯示鋪石遺存有著較高的等級。

  盤龍城遺址考古工作屬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課題下的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夏商周課題)項目,該項目組組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稱,此前考古未見盤龍城居址用石頭鋪地和壘砌,且楊家灣位於北坡,與古人向陽的生活選擇方式不同,可確定鋪石遺存不是居址區和建築。初步分析這裡或是一處大型的、連續多年使用的祭祀場所。如屬於祭祀遺存,如此高規模、面積在3萬平方米的祭祀遺存,在長江流域夏商周考古中極為罕見,將為解讀長江流域先民精神生活提供重要材料。

  盤龍城遺址考古發掘領隊、武漢大學教授張昌平稱,學界普遍認為,盤龍城是目前所見夏商時期長江中游地區規模最大的中心性城址,也是長江流域早期青銅文明最具代表的聚落。這處大規模、高規格的鋪石遺存的性質,後期還會通過更多考古工作來進一步判研,但其發現,至少進一步印證了盤龍城作為商王朝南方中心城市的地位。(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孫卓)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