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湖北工業經濟“十四五”起好步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2-02 11:03:25

  原標題:專家支招湖北工業經濟“十四五”起好步 牽住高級化現代化“牛鼻子”

  閱讀提要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作為湖北經濟的“底盤”,工業經濟如何起好步?1月29日,湖北省政府召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座談會,謀劃“十四五”湖北工業經濟發展和2021年全省工業開局。2021年湖北工業發展的“方略”明晰:緊緊抓住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牛鼻子”,逐步把應有的正增長部分追回來。

  “龍頭”紛紛加力投資

  湖北,工業大省,汽車、鋼鐵、石化及電子信息産業等支柱産業的“後勁”,事關湖北工業經濟“後勁”,因此汽車、鋼鐵等産業的龍頭企業加快“複元”成為關鍵。

  2020年,我國汽車行業銷售2531萬輛,同比下降1.9%,已連續三年下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2020年,東風汽車集團累計銷售汽車345.8萬輛,整體經營穩中有進。今年,東風的目標是“經營保持高品質”,東風已經制定了“銷量跑贏大市、挑戰385萬輛”的經營目標。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透露,東風公司將加強與湖北“十四五”經濟發展的戰略對接,計劃未來五年在鄂實施30多個項目,投資600億元以上,以強化武漢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十堰基地、襄陽基地智慧製造實力。

  中國寶武武鋼集團有限公司則表示,鋼鐵工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十四五”期間武鋼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集中精力抓好“兩效”(效率、效益)“三化”(綠色化、精品化、智慧化)發展。寶武重組後,武鋼大力推進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通過與東風公司産業鏈合作,實現汽車板等産品“近地化”銷售,更好地支持湖北萬億級汽車産業集群建設。

  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産、貿易、物流儲運等於一體的石化企業,今年計劃加快專用鐵路、輸油管道等項目建設力度,力爭實現銷售收入260億元,同比增長15%。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透露,2021年華星光電t4項目將新增投資57億元,按照TCL“全球領先”戰略,努力在高端柔性印刷顯示技術、中尺寸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車載顯示等領域加大技術突破。

  追回應有的正增長

  2020年,湖北省工業經濟從一季度“按下暫停”、二季度“重啟恢復”、三季度“穩步恢復”,到四季度“加快複元”,全省工業經濟秩序加快恢復。

  據湖北省經信廳通報,2020年自5月份起實現正增長,連續四個月穩定在6%以上。12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9%,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2月增加值增長9.2%,國有企業當月增長24.8%,外商投資企業當月增長8.6%。

  湖北省經信廳介紹,為推動工業經濟全面恢復和高品質發展,今年將以“穩”為前提基礎,以“進”為目標方向,努力把2020年負增長的部分補回來,逐步把應有的正增長部分追回來。

  在穩增長保目標方面,省經信廳將緊盯43個預增産值過10億元增長點,力促增長點出力達效;突出抓好全省32個過百億元工業投資項目、300個過10億元技改投資項目、40個新基建項目及16條産業鏈重大項目的滾動推進。

  在強産業穩鏈條方面,湖北省將全面啟動“技改提能、製造煥新”三年行動,力爭全年實施過億元技改項目5000個,新開工過10億元以上項目300個,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達40%以上。

  湖北省還將加快實施50個國家級、100個省級重點強基項目;實施“雲行荊楚”和“萬企上雲”工程,實現上雲企業累計超4萬家;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確保2021年全省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0家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突破100家。

  讓領軍企業當“鏈主”

  “要持續提升湖北工業産業鏈韌性,支持領軍企業做強做大成‘鏈主’,鼓勵中小企業專精特新成‘專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現代産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軍偉建議。

  石軍偉認為,“十三五”期間,湖北工業經濟規模總量進一步提升,擁有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製造基地、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基地、中部居首的汽車及零部件産業規模、位列全國前列的生物醫藥産業等,但領軍企業的綜合實力還不夠強,群體性優勢還不夠突出。

  石軍偉建議:圍繞湖北省兩家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與兩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部署湖北工業創新鏈,深化“技改提能”産業鏈導向,引導和支持湖北行業領軍企業進一步提升産業控制能力和産業鏈治理能力,併為中小企業的顛覆式創新、原髮式創新培養良好環境。

  湖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認為,湖北工業提升産業鏈現代化水準,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是重要一環,湖北省應建立營商環境投訴、處置、回應機制,暢通市場主體反映問題的渠道,開展營商環境評價,以評促改,以評促優。

  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海林認為,湖北工業高品質發展的戰略定位應為“強核、標兵、高地”,即打造中部地區製造業創新與資源配置核心引擎、長江經濟帶生態綠色發展引領示範標兵、全國先進製造業發展高地,緊緊抓住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牛鼻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