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力爭社零額同比增長15%左右
來源:湖北日報  |  2021-02-03 10:30:55

  原標題:2021年,湖北力爭社零額同比增長15%左右 持續“加柴” 升溫消費

2021年湖北力爭社零額同比增長15%左右_fororder_01

1月31日,在武漢市武商超市國廣生活館,市民選購政府儲備凍肉。臨近春節,武漢市通過武商超市、中百倉儲、中商超市三大商超企業130余家門店,向居民投放政府儲備凍豬肉。同時,武漢各大商超將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動態加大主要生活必需品投放力度,全力確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1月19日,湖北省統計局發佈2020年湖北經濟運行情況,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額”)17984.87億元,同比下降20.8%。同期,全國社零額同比下降3.9%。

  疫情常態化防控後,湖北人能明顯感到煙火氣的回歸,但社零額回補為何相比全國趨緩?湖北不斷用政策“加柴”,刺激消費的效果達到預期了嗎?

  跌幅最大,“解凍”最遲

  2020年初,因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消費需求不振。湖北疫情最重,受到的衝擊也最大。

  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全國社零額降幅為19%,湖北因全省“封城”2個月,居民消費僅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為主,社零額呈現斷崖式下降,一季度社零額同比下降44.9%,降幅居全國之首。

  “跌得最深”的湖北亦是“解凍”最遲的省份。2020年2月底、3月初,在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的部分省份,如山東、浙江、陜西等地,消費市場陸續有序開放,商場和購物中心重新迎客,餐館開始恢復堂食。

  而此時的湖北,仍以戰“疫”為首要工作。直到4月8日,省會武漢才“解封”,4月底,湖北省內各地區的餐飲企業才逐漸恢復堂食。

  相比兄弟省份,湖北的消費復蘇起步整整晚了2個月,滿打滿算只剩下8個月來追趕落下的“功課”。湖北省統計局曾做推算,從5月份起,湖北的消費市場立刻恢復至2019年的增速水準,社零額全年增速為-5.4%。

  “有形之手”牽“無形之手”

  為促進消費市場儘快回暖,去年6月份起,湖北先後出臺數十條舉措,以發放消費券、汽車補貼等政策“紅包”提振消費需求。6月至8月,湖北又先後舉辦“六月歡購節”“消費促進月”“惠遊湖北”等促消費活動。

  從消費形態來看,社零額由餐飲收入及商品零售兩部分組成。在“有形之手”的牽引下,湖北餐飲業復蘇明顯。去年9月份,餐飲業增長轉正,10月份限上餐飲業同比增長6.1%,環比提升4.1%。

  不過,餐飲市場表現紅火,湖北社零額卻並未同步“翻紅”。有關方面分析,這主要緣于湖北餐飲對社零額的貢獻較弱,例如在2020年11月,湖北限上餐飲收入佔社零額比重僅為6%。

  此間專家認為,消費是即時和短期行為,限下零售佔比較高的煙酒、副食等,前期被抑制的需求完全流失,即使補貼也不會刺激居民進行補償性消費。

  不過,補貼政策對汽車、家電等大宗耐用消費品的限上零售刺激效果顯著。去年10月起,湖北對購買省內企業生産且在省內銷售、上牌落戶的燃油乘用車給予銷售價3%的購置補貼。11月,汽車銷售額增速達到4.3%,並對限上零售額貢獻超過21%。

  收入回穩,助力消費回暖

  “收入增加是穩固消費的源動力。”武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鄒薇認為,消費需求的恢復,既要具備客觀購買能力,也要有主觀購買意願。

  隨著經濟社會日趨恢復常態,從二季度開始,湖北城鄉居民收入降幅逐季收窄,全年降幅與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相比,城鎮居民收入降幅分別縮小9.4、7.7 和3.9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降幅分別縮小9.7、8.3 和4.0個百分點。

  隨著購買能力恢復,居民消費需求開始穩步爬升。去年四季度,社零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4.1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長0.2%,月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值得注意的是,從歷史上看,湖北居民消費需求旺盛,舍得“買買買”。2018年,湖北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國排名第17位,社零額排名第6位。2019年,湖北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國第12位,社零額亦居全國第6。

  居民收入回穩,將為消費回暖注入動力。2021年,湖北定下了一個務實的“小目標”:社零額同比增長15%左右。如果這一目標達成,湖北社零額將恢復至2019年的九成以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肖麗瓊)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