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乾旱久了沒水吃,現在隨時都有乾淨的自來水,生活方便多了。”2月1日,巴東縣茶店子鎮硃砂土村三組脫貧戶張緒成擰開水龍頭接了一壺水,執意要給回訪用水情況的茶店子水廠工作人員燒水泡杯茶,一起品嘗“幸福水”的滋味。
巴東縣茶店子鎮位於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喀斯特地貌突出,山高坡陡,地下中空,“人在高處走,水在低處流”是當地吃水難的真實寫照,全鎮32個村都缺水吃。在沒通自來水時,張緒成一家用水主要靠屋頂集雨。
張緒成一家能用上自來水,緣于巴東縣實施的精準扶貧農村飲水安全補短板工程。為解決當地村民吃水難題,巴東縣水利局制定垂直升降機、履帶車轉運、絕壁操作平臺組合式施工方案,在千米高山峽谷中鋪設15.5公里輸水管網。2019年9月,茶店子供水工程投入使用,茶店子集鎮及周邊14個村2.7萬人告別“飲水難”。
一管飛架“絕壁天渠”,啃下“硬骨頭”,“解渴”特困山區。這,只是湖北省決戰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縮影。
農村飲水安全事關百姓身體健康,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中的重要指標之一。
聚焦貧困地區,全省水利部門舉全行業之力,精準施策,加大資金投入,創新農村供水模式,打通輸水“動脈”,織密入戶“血管”,讓汩汩清水流進千家萬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湖北省在編制全省“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規劃的基礎上,又組織編制了全國唯一的省級農村飲水安全精準扶貧專項規劃。截至2018年底,全省規劃內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任務全部完成。2019年,全省570余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保障問題都已解決。截至當年底,37個貧困縣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3.72%、91.06%,較2015年分別增長14百分點和18個百分點。
讓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兜牢民生底線。到2020年底,全省農村集中供水率96%,自來水普及率94%,超額實現規劃目標,規模化工程供水人口比例由“十二五”末的60%提升至77%。
有水百業興,汩汩流動的清水,為群眾脫貧致富、區域持續發展,提供水利支撐。
“水一通,日子好過多了。”自從有了自來水,家住通山縣望湖村的吳明谷辦起農家樂,他還盤算著把豆腐作坊規模再擴大,這在沒水的年頭,他想都不敢想。
和吳明谷一樣,“因水而喜”的還有通城縣關刀鎮楊家村的村民們。
在通城縣關刀鎮工業園裏,新建成的廠房傳來陣陣機器聲,深度貧困村楊家村翹首以盼的“扶貧車間”在此落成。為保證工業園區用水,關刀水廠專門進行管網延伸和改造,縣水利部門投入100多萬元,從8公里外將自來水輸送到工業園,2020年工業園已正式投産,入駐6家企業,年産值達1個億。
農村安全飲水項目“點多、面廣、線長”,如何讓“放心水”源源不斷流淌?
“建設是基礎,管理、管護至關重要。”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正積極推動建立健全農村飲水安全管護責任體系和制度體系,並設立監督電話和電子郵箱,組織向用水戶發放明白卡,暢通群眾監督投訴渠道,不斷提升農村供水管理水準。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該負責人介紹,將繼續按照“建大、並中、減小”的思路,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區域供水規模化發展,持續穩定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目前,湖北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中心正在科學謀劃實施“十四五”農村供水保障規劃,將著力抓好水利補短板強功能三年行動農村飲水提標升級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村供水品質和服務保障水準,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鄉村振興提供“發展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熊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