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打造五個中心 起步就衝刺
來源:長江日報  |  2021-02-18 11:22:43

  原標題:5G模組車間滿負荷生産 科研團隊實驗室埋頭苦幹 打造五個中心 起步就衝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眾維億方臨空港數據中心春節期間正常運轉。 長江日報記者蔡欣星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2月15日,武漢永鼎光通科技有限公司5G光模組裝配生産線上,員工郭亮亮在裝配和測試産品。 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春節期間,不少市民前往江漢路步行街打卡逛街。 長江日報記者趙歆 攝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

  5G模組生産車間 700一線員工滿負荷生産

  “今年我們還將繼續推進二期擴容計劃,屆時可容納至少20000個機櫃。”春節期間,位於武漢臨空港經開區的眾維億方臨空港數據中心如常運轉,沒有一天停歇。

  “90後”運維工程師梁皓宇是湖北荊門人,今年過年他主動選擇留在武漢就地過年,同時參與到數據中心的值守工作中。電氣工程師邱波是他的值守搭檔,每4小時一次的機房巡檢,兩人要走遍60余個機房,花上近兩個小時。通過觀察溫度和濕度,保障伺服器的供電和製冷,則是巡檢時最核心的工作。

  據了解,眾維億方一期建設有2326個機櫃,可容納約3.5萬台伺服器,目前已經為百度、愛奇藝、騰訊、阿裡巴巴、蘋果等多家知名企業提供了專業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雲計算、機櫃出租等服務。“二期擴容後,可容納至少20000個機櫃,約30萬台伺服器,建設國際一流的5A級數據中心。”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據悉,借助國家網安基地優勢,武漢臨空港經開區已吸引包括眾維億方臨空港數據中心在內的多個項目落地運行。基地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繼續充分發揮國家網安基地支撐作用,加快培育數字經濟,推動中國電子、中國電科等央企投資落地,打造網安高端産業集群。

  加快打造全國經濟中心,武漢正全面發力。打造全國經濟中心,武漢順應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大勢,結合市情實際,將打造9大支柱産業、6大戰略性新興産業、5大未來産業。這是武漢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著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的有力抓手。

  在光谷,“光芯屏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也在全球全國市場加速佈局。

  春節期間,華工科技核心子公司華工正源5G模組生産車間裏,近700名一線員工正滿負荷生産。

  陳群濤介紹,當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遠程溝通成為趨勢,頻寬需求暴增,這對通訊網絡提出了更高要求,過去一年,全球5G及數據中心建設進一步加速。華工正源牢牢握住行業爆發期機遇,進一步完善光電産品産業鏈。在2020年的武漢光博會上,華工正源首次發佈從上游光晶片到5G、數據中心用光模組,再到小站、光貓等終端産品的智慧“光聯接+無線聯接”一站式解決方案。訂單量持續增長,為保障按時按量完成産品交付,今年春節,公司光模組與小站産線不停,訂單已排到節後。

  春節期間,為保障全球客戶所需,華工科技有超1000名員工堅守在客戶現場、産線上。“企業提前佈局,不斷有新的增長點,我們忙得振奮,累得充實,幹得開心!”陳群濤説。

  【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科研團隊放寒假不休息 一頭紮在實驗室埋頭苦幹

  “雖然學校還沒開學,但我初八就得去一家紡織企業工地,對它的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升級。”2月16日,武漢紡織大學夏東升教授對記者説。實際上,這個寒假,夏東升真正放假的日子只有四五天,大部分時間還是在搞科研。

  夏東升是武漢紡織大學環境工程學院院長、紡織印染清潔生産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該中心在紡織印染高溫廢水處理回用技術等方面已達國際領先水準。年初學生放寒假之後,夏東升及團隊成員並沒有休息,而是一頭紮在學校理工樓裏埋頭苦幹。

  “寒假沒有具體的教務工作,這麼一整塊的時間搞科研效率比較高。我們團隊主要的工作包括看文獻、做實驗、課題申報以及討論構思新的方案等等,看起來還是比較枯燥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談到每天的工作流程,夏東升説,“上午8點到實驗室,晚上9點半下班回家,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幹到晚上,之所以9點半下班是因為理工樓要熄燈鎖門。”

  夏東升的團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難降解廢水的催化氧化技術,另一個是高效厭氧生物技術,這兩個都是治理工業廢水的核心技術。“只要我們把這兩個問題解決好了,就有利於解決難降解廢水的高效低成本處理問題,在紡織業、造紙業等多個領域廣泛應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巨大。”

  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武漢已有清晰的路線圖:著力創建一個中心,即創建東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打造三個高地——産業創新高地、創新人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轉化高地。

  在位於東湖高新區大學園路的武漢普天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內,武漢永鼎光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産線上,5G光模組正在被組裝。“春節期間,我們還保留了2條産線在生産。”企業總經理周志勇説。

  永鼎光通在5G前傳光模組領域佔據市場一半份額,去年復工復産後,他們投資上千萬元,對産線進行自動化改造,月産能從2萬支提升到20萬支。

  “服務於5G和數據中心建設需求,積極響應就近過年防疫指示精神,我們安排人員輪值,在確保員工節日期間薪資及生活前提下,為追趕市場需求而努力。”周志勇介紹,公司內確保三成員工和管理層分班次輪值。

  據悉,武漢已建成國內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最大的光纖光纜、光電器件生産基地,在光谷就集聚了100余家5G産業鏈企業,而不少極具創新力的企業就集聚在國家孵化器中。

  作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武漢普天科技企業孵化器圍繞通信産品佈局,已引入達姆科技、永鼎光通、華日鐳射、盛為芯等光通信科技公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今年春節,好幾家該領域的企業都沒有停産。

  【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

  重塑新時代“貨到漢口活” 漢口北5月再現“漢口鎮”

  “捏面人,轉糖畫,這不是我小時候的‘頂配’嗎?”大年初五的漢街上,逛街打卡的市民不少,在眾多潮流商業門店之間,捏面人、轉糖畫、老棉花糖等勾起了不少年輕父母的回憶。

  據漢街萬達廣場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年期間單日客流突破6.8萬人次,環比數據提升117%。外婆家、太二、中國李寧、樂樂茶等達到其品牌全省、市單日銷售冠軍,展現在漢過年“買逛吃”的強勁實力。

  一江之隔的江漢路步行街上春節假期情況如何?16日中午,記者來到江漢路步行街,這裡人氣同樣“旺旺旺”:街道上喜慶的大紅燈籠、迎春獅……“中國紅”格外搶眼。

  “有兩年沒有來逛了,很熱鬧啊!”胡女士説,響應“就地過年”號召,一家人從初一到初五都安排了不同的行程,初五特意來看看江漢路步行街,發現不少變化,人氣依舊十足。記者在江漢路步行街中心百貨裏看到內景與品牌煥然一新。“運動潮牌、快時尚,吃的也不少!”逛街市民小張説,在步行街逛商場內外打卡都別有滋味。據悉,春節期間該商場推出疊加“武漢春節消費券”優惠活動,帶動買買買銷量同時,新娛樂業態電影院也在春節前夕開業,進一步豐富市民逛江漢路步行街時娛樂休閒選擇。

  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武漢商業正在迭代升級發展。

  據悉,新的一年裏,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升級項目武漢國際貿易城已經啟動,“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商貿物流平臺箭在弦上。

  漢口北集團總裁曹天斌介紹,漢口北未來幾年將全力匹配武漢國際貿易城發展步伐,依照一流市場標準改善漢口北物業經營品質,形成市場經營的新業態、新行業、新模式層出不窮的發展態勢。這對於武漢加快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重塑新時代“貨到漢口活”、打造新發展格局重要樞紐將起到重要的促進和支撐作用。

  瞄準“中國最大、世界領先”商貿物流平臺的目標,漢口北的行業品類仍然具有巨大的擴充空間,將堅持立足於商貿綜合體,繼續豐富市場業態,進一步做大做強市場整體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

  比如漢口北計劃將酒店用品、服裝、小商品、家居等現有成熟行業再進行細分,陶瓷也會開拓出專門的陶瓷家居館。二手車市場裏能淘到性價比更高的好車,引入全國知名品牌4S店、國內知名汽車檢測機構,力爭成為繼廣州後第二大二手車出口基地,成為華中區域交易量最大的汽車交易中心。加快萬國城的入駐開業,重點支持跨境電商展銷中心、進口商品區、奧萊街區、外國精品餐飲的招商入駐,推動“潮品”規模擴大。

  據介紹,今年5月份,一座6萬多平方米的“漢口鎮”將出現在漢口北萬國城街區,百年風情建築林立,老字號扎堆,大戲臺重現,情景劇上演,一個穿越時光、還原近代老字號聚集的漢口鎮呼之欲出。

  曹天斌構想,通過復活漢口文化,為武漢再添一處文化IP,讓四大名鎮之一的大漢口,再次“標注”武漢在全國商貿流通領域的位置。

編輯:胡禮國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